《表2 组间差异表达基因汇总》

《表2 组间差异表达基因汇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从分子网络解析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不同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及其对证方药的作用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因芯片检测数据已提交至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具体数据详见(https://www.ncbi.nlm.nih.gov/geo/query/acc.cgi?acc=GSE123568)。疾病组(痰瘀阻络证、经脉痹阻证、肝肾亏虚证)与对照组之间的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特征的基因数汇总(筛选标准:fold change>1.5,P<0.05)见表2。基于上述各证候差异表达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建立各证候相关基因互作网络,通过网络计算,筛选各证候核心差异基因。以痰瘀阻络证为例,(1)利用痰瘀阻络证组vs.对照组的1 908个差异基因建立其相互作用网络,包含1 247个节点和5 833对相互作用。(2)通过筛选连接度(Degree)大于网络连接度平均值的节点作为hub节点,获得340 hub基因。(3)建立上述hub基因的直接相互作用网络,包含340个节点和3 261对相互作用。(4)通过计算上述hub基因网络的节点拓扑特征值(连接度、紧密度、介数、核数),分别获得痰瘀阻络证、经脉痹阻证和肝肾亏虚证相关网络的核心差异基因101,154和10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