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组BMI、肝功能、血脂、瘦素情况比较(±s)》

《表1 各组BMI、肝功能、血脂、瘦素情况比较(±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血清瘦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舌象的相关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与痰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脾肾两虚型比较,*P<0.05;与其余各型比较,#P<0.05。

湿浊内停型和肝郁脾虚型BMI明显高于痰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脾肾两虚型(P<0.05),湿浊内停型和肝郁脾虚型BMI无明显差异(P>0.05)。痰瘀互结型ALT、AST显著高于湿浊内停型、湿热内蕴型、肝郁脾虚型、脾肾两虚型(P<0.05);湿浊内停型、湿热内蕴型、肝郁脾虚型、脾肾两虚型的ALT、AS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5组间GG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5组间TC、TG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痰瘀互结型LEP显著高于湿浊内停型、湿热内蕴型、肝郁脾虚型、脾肾两虚型(P<0.05);湿浊内停型、湿热内蕴型、肝郁脾虚型、脾肾两虚型的LE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