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基于社会符号活动的语域类型及其定义》

《表1 基于社会符号活动的语域类型及其定义》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多模态公共卫生教育话语研究:语域类型学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语域(register)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语域“体现社会意义并由语言形式来体现”(Halliday 1978:111),其在语境与语言之间建立对应关系,是阐释语言社会属性与功能的理论基础。在Halliday(1978)的经典模式中,语域是由语场(社会活动)、语旨(人际关系)、语式(交际渠道)三个情景变量定义的,但该模式主要是宏观层面的理论架构,没有对具体的语域要素进行分类(刘向东2018)。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系统功能语言学者(如Butt 2004;Bowcher 2007;Matthiessen 2009,2014;Hasan2014)开始对语域要素进行细致描写,并提出了不同的次范畴系统。其中,Matthiessen(2009)提出的语域类型学根据语场中的社会符号活动(socio-semiotic activity)进行语域分类,适用于复杂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根据该理论,人类使用语言、图像等社会符号进行的活动可分为八类(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