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畅通状态相比拥堵状态PM2.5浓度下降幅度Table 3 Decrease percentage of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 the free flow traf

《表3 畅通状态相比拥堵状态PM2.5浓度下降幅度Table 3 Decrease percentage of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 the free flow traf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架桥附近交通状态对PM_(2.5)分布影响的模拟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

整体上,交通拥堵状态下PM2.5浓度高于交通畅通状态。结合表3的数据可知,垂直风向下交通状态变化对A侧PM2.5浓度变化影响明显大于B侧,说明由于交通状态变化带来的排放强度和湍流动能变化在A侧产生的影响更大。区域2的浓度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区域1的原因是在本文研究案例中地面道路的交通源在不同交通状态下的污染排放强度水平相差不大,区域1的浓度变化是由交通流运动引起的湍流动能变化带来的,而区域2的浓度变化则包括高架桥上交通源排放强度和湍流动能变化的影响。平行风向条件下,PM2.5浓度峰值出现在高架桥高度附近,高架桥面以下浓度上升,高架桥面以上呈下降趋势,但在交通高峰期条件下PM2.5浓度在高架桥高以上的一定范围内维持较高的浓度值后才呈明显下降。交通状态对PM2.5浓度的变化影响在A、B两侧基本一致,并且对区域2的浓度水平产生37.28%~39.85%的影响幅度,这也是高架桥上的交通源排放强度以及湍流动能二者的较大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