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湖南浏阳纸背村编钟钮部形制数据表》

《表3 湖南浏阳纸背村编钟钮部形制数据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析钟钮标准差分析的两类状况》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上列四表,为笔者分别对“比值稳定”和“等大”两类钟钮所举的数据实例。作为实例的两套编钟,均有钮部各部位的尺寸数据,以及钮部分别与通高、身长、中长形制数据的比值。如若单从表1中的钮部形制数据来看,湖南浏阳纸背村编钟的钮部形制所呈现的“等大”特点并不明显,其中自然存在实际铸造与理想状况之间存在误差的因素,当然还有测量误差、保存状况等因素存在。但在整体上来分析:首先,与表4中江苏六合程桥1号墓编钟钮部的形制数据相比,表3湖南浏阳纸背村编钟钮部形制数据的渐小趋势并不明显;其次,从表1中的数据来看,湖南浏阳纸背村编钟的钮高与其通高、身长、中长三项数据的比值,由上至下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说明随着钟形的缩小,钮的大小所占的比例呈增大趋势。而这恰恰能够说明,这套编钟钮部的尺寸并非常见的随钟体的“大小相次”而同比例盈缩。换句话说,越地出土的大多数编钟,由于甬(钮)部形制的数据与通高、身长、中长的数据存在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因而钟大则甬(钮)大、钟小则甬(钮)小,在标准差分析的结论中认为这类钟甬(钮)在设计、铸造层面是具有明显的规范性的。而湖南浏阳纸背村编钟一套9件,钟体大小相次,但其钮部的尺寸却不按照比例而随钟体的大小发生变化,各件钟的钮部形制数据具有“等大”的特点,尺寸所占比例随钟体的缩小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