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处理太白贝母生物量比较(,n=3)》

《表1 不同处理太白贝母生物量比较(,n=3)》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丛枝菌根真菌对太白贝母生长及质量标志物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字母不同表示组间P<0.05

太白贝母生物量指标测定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比较,不同处理的太白贝母鳞茎鲜重和干重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接种GA鳞茎鲜重和干重增加最多,分别比对照高49.52%和77.82%,接种GV鲜重和干重增加最少,分别比对照高31.59%和47.28%;不同处理的太白贝母鳞茎折干率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比较,不同处理的太白太母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接种GA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增加最多,分别比对照高66.15%和76.45%;接种GC1鲜重和干重增加最少,分别比对照高42.10%和49.42%;不同处理的太白贝母地上部分折干率与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处理的太白贝母叶长和叶宽均高于对照,其中GA处理增加较多,GC1处理增加较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