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01—2014年呼伦贝尔市各月ET、PET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表2 2001—2014年呼伦贝尔市各月ET、PET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MOD16的呼伦贝尔蒸散量变化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为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为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

分别统计每个月各站点ET、PET与气象要素的相关系数,取平均后如表2所示。在植被生长季,相对湿度的增加可以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且春季干旱是呼伦贝尔市的主要气象灾害,4—6月降水较多可以降低春季干旱的发生几率,有利于牧草返青和农作物出苗,较多的降水也会间接造成相对湿度偏高,因此形成了ET与4—10月的相对湿度、4—6月降水的显著正相关(P<0.05)。冬季呼伦贝尔市地表有积雪覆盖,地表可用来蒸散的供水条件较好,气温成为影响ET的主要因素,因此ET与11月—次年2月的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ET与4月的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能是因为4月气温较高会造成积雪快速融化,地表供水条件转差而造成的,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ET与1、3、4、11月的10 m风速呈正相关,其他月份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