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不同收入层次家庭纯收入结构占比及基本情况》

《表7 不同收入层次家庭纯收入结构占比及基本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就业扶贫、增收效应与异质性分析——基于四川秦巴山区与藏区调研数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数值为分位数区间样本均值。

根据不同收入水平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纯收入结构占比及基本情况(见表7),并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组特征比较(见表3),重点对产生就业培训异质性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0~0.1分位数区间”的收入结构中,转移性收入占比最高且超过50%,说明“0~0.1分位数区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靠转移性收入生活,这部分群体一般是家庭缺少劳动力或者年老多病,基本属于政府兜底保障人群。同时,“0~0.1分位数区间”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四个分位数区间中户主平均年龄最大、60周岁及以上人数最多、劳动力人数最少以及低保户占比最高也证明这一点,因此“0.1分位数”的回归系数最小且正向不显著,就业培训难以发挥增收效果。“0.9~1.0分位数区间”的收入结构中,经营性收入占比、工资性收入占比和财产性收入占比比“0~0.1分位数区间”“0.1~0.5分位数区间”“0.5~0.9分位数区间”都高。并且“0.9~1分位数区间”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户主受教育程度高于等于初中占比最高、劳动力人数最多、低保户占比最少。这均说明该收入区间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内生动力强,且途径多元化,因此就业培训对该收入区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纯收入的正向影响不显著。而“0.1~0.5分位数区间”和“0.5~0.9分位数区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的脱贫增收来源为务工、上班等工资性收入,并且有一定的劳动力作为支持,因此就业培训对该收入区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纯收入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同时,“0~0.1分位数区间”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就业培训的意愿及实际参与率最低、“0.5~0.9分位数区间”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就业培训的比率最高以及“0.9~1分位数区间”建档立卡贫困户次之也进一步佐证了增收效应异质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