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常用低温互连材料的工艺温度、服役温度与性能测试[15,80—81]》

《表1 常用低温互连材料的工艺温度、服役温度与性能测试[15,80—8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面向电子制造的功率超声微纳连接技术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上述总结的高功率器件封装互连,大部分互连材料都需互连工艺温度高于熔点,而服役温度却低于熔点,即器件的服役温度越高,互连工艺温度就越高,这就导致器件与基板间的热失配越严重,进而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最终使得电子元器件服役过程中容易损伤甚至失效,如表1[15,80—81]所示为常用低温互连材料的工艺温度、服役温度与性能测试,因此,尽可能降低互连工艺温度的同时,还能保持高的服役温度是实现高功率器件封装的关键所在。超声作为一种特殊能量形式的波,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效应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领域中,它既能加速接头中液态/半固态钎料的冶金反应从而快速得到理想的接头,还可以在引线键合过程中降低互连温度提高强度,从而获得高可靠性的接头,因此,将超声波引入到高功率器件封装互连中是一种全新的连接技术,这将为大功率器件封装领域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图18为JI H J等[16]近年提出的超声热压纳米连接技术,利用超声和热的共同作用,借助不同壳层厚度的Cu@AgNPs纳米颗粒配置而成的浆料,实现了对高功率器件的超低温键合。他们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超声压头结构,在不破坏芯片的同时实现对芯片-焊膏-基板等三明治结构的互连(见图18a)。如图18b所示为合成的Cu@AgNPs形貌,将自己合成的纳米颗粒制备成焊膏,并涂敷在基板上,然后采用超声辅助热压连接,其键合后形成的接头由致密的Ag和Cu烧结颈交叉连接而成,且形成了大量的微米级Cu胞体组织(见图18c),使接头组织在180℃的低温环境下实现致密化烧结,且强度高达54.27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