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自称语”主题检索数据分布》

《表2“自称语”主题检索数据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英汉自称语研究综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所有数据截止至2019年10月3日)

第三,研究方法上描述性研究多,阐释性研究少。文献梳理表明,当前英汉自称语研究多聚焦在特定文本或语篇中自称语的特点、功能、作用等方面的差异性描述上。如田海龙[31]分析了英汉自称语“WE/我们”的人际功能与文化差异,龚玲芬[35]揭示了中英自称语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发展变化,柳淑芬[37]指出了中英论文摘要中作者在自称语方面表现出的作者参与度有明显差异,徐昉[38]通过语料库用量化的方式直观地展现了中国学生学术写作中自称的特点,吴格奇[10]则借助语料库阐述了中英学术写作中作者自称与身份建构的差异。此类研究从本质上讲均是对英汉自称语这一语言现象不同表征的具体描述,如英汉自称语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哪些差异等。至于英汉自称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选择为什么会呈现出差异性,这就不是单凭描述可以解决的问题了,而需要从认知机制方面来加以阐释,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很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