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蛇串疮(带状疱疹)基于“疹舌辨治法”的辨治思路》

《表1 蛇串疮(带状疱疹)基于“疹舌辨治法”的辨治思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疹、舌影像”案例库的“疹舌结合辨治”教学法在皮肤病教学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蛇串疮为例的辨病、辨证思路如下(见表1):当皮疹表现为多发片状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性小水疱;皮疹整体呈束带状排列,且在身体前后正中线的单侧分布,伴有疼痛。根据以上皮疹特征即可诊断为蛇串疮(带状疱疹)。证型辨识:若皮疹鲜红,水疱易变浑浊或呈脓疱状,皮温高,疼痛并伴灼热感,舌红苔黄或黄腻,可伴见口干或苦,急躁易怒,则可辨证为肝胆湿热证或肝经郁热证。其它证型,以此类推。由此可见,蛇串疮可根据皮疹的形态特征及分布特点确立“病”名的诊断,即“辨病”。再根据皮疹的类型、性质、色泽、质地、变化趋势(伴随症状)及舌象的变化而做出“证”的辨识,即“辨证”。临床对于多数教学病种,通常依据皮疹辨析与舌诊辨析两大类信息即可初步做出“辨病”与“辨证”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