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家庭教养方式分类:养育差异还是养育陷阱——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研究》

《表1:家庭教养方式分类:养育差异还是养育陷阱——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养育差异还是养育陷阱——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养育子女的行为存在差异,但不同家庭的养育氛围能够很好地被权威型、专制型、宽容型和忽视型四种类型概括。在儒家文化背景下,“要求”维度更贴近“管教”一词,是父母养育子女的核心特征,本身蕴含了父母对子女行为、态度的约束和规范[26]。以往无论是心理学还是社会学研究中对“回应”或“沟通”维度的构建,都忽视了教育研究中更关注的父母陪伴子女生活,指导孩子的功课和作业等其他参与行为,故本研究采用“参与”“要求”两维度,分别纳入父母参与各指标、父母对子女的监管变量进行分类,构建家庭教养方式类别(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