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主动/被动大陆边缘主要水合物区域分布表[2-3,29-37]》

《表1 主动/被动大陆边缘主要水合物区域分布表[2-3,29-37]》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主动、被动大陆边缘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对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ODP、IODP、DSDP分别代表大洋钻探、综合大洋钻探、深海钻探,其后的数字代表航次序号。

对世界范围水合物与主动/被动大陆边缘分布范围进行投点分析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图1、表1):水合物主要赋存于主动大陆边缘的增生楔和被动大陆边缘的泥火山、泥底辟、麻坑、断层、丘状体及冷泉喷口等地区。总体来说,构造演化、全球海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等控制了海底沉积层中物质充填样式[38],制约着沉积体系内物性空间展布与演化[39-40],沉积过程中有机质的输入控制了海底有机质和气源的空间分布[10];构造—沉积体系的演化伴随着空间上温度、压力的变化,决定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甲烷—水合物体系物质相互转化的速率[41],并控制着物质存在的形式以及沉积物孔隙流体组成与性质的变化。因此可以看出,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特征既决定了含甲烷流体流动的动力场,又决定其物理化学场[8,42],从而在影响沉积物中水合物形成与分解的动态变化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3],是控制水合物分布及富集的主控因素。然而,主动、被动大陆边缘因具有显著不同的应力场,对孔隙流体、物质迁移的控制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其具体表现形式及对水合物成藏过程和空间分布具有何种影响,目前尚未取得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