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亚组分析结果:APC基因甲基化与上消化道肿瘤发病风险关联的Meta分析》

《表2 亚组分析结果:APC基因甲基化与上消化道肿瘤发病风险关联的Meta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APC基因甲基化与上消化道肿瘤发病风险关联的Meta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MS-DBA:甲基化敏感性斑点分析;MSP: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 Light:荧光法。

亚组分析并未发现异质性来源,但发现APC甲基化与上消化道肿瘤的关联强度在不同亚组间高低不等(表2)。关联强度在不同甲基化检测方法间差异较大:甲基化敏感性斑点分析(MS-DBA)OR=93.91,95%CI:10.16~868.24;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OR=9.84,95%CI:4.53~21.38;荧光法(MethyLight)OR=42.68,95%CI:9.20~198.12。在不同地区间,关联强度西方国家(OR=30.38,95%CI:16.66~55.41)高于东方国家(OR=6.43,95%CI:2.48~16.62)。在不同癌种间,关联强度大小依次是食管腺癌(OR=28.10,95%CI:15.54~50.86)、食管鳞癌(OR=10.23,95%CI=4.01~26.12)、胃癌(OR=3.43,95%CI:0.42~28.09)。不同样本类型间关联强度也存在差异:染色组织OR=17.00,95%CI:0.59~483.50;石蜡组织OR=22.05,95%CI:1.37~353.86;新鲜冰冻组织OR=12.48,95%CI:5.81~26.83;血浆OR=30.23,95%CI:7.22~1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