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阿根廷经济计划与货币危机》

《表1 阿根廷经济计划与货币危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通货膨胀与货币危机传导机制:基于阿根廷的案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说明:通货膨胀率在2018年之前和之后分别以GDP平减指数和CPI衡量。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中国贸易报网站、CEIC数据库数据整理。

二战后,阿根廷政权频繁更迭,政策欠连续性,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政局和政策保障,致使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阿根廷的各届政府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控制计划来降低通货膨胀,但除了在1991年得到较长期执行并获得较好的政策效果外,其他计划都在短期内宣告失败(见表1)。根据Esquivel等(1998)的货币危机衡量指标,实际汇率连续3个月累计贬值大于或等于15%就可以认为发生货币危机[9]。从表1可以看出,阿根廷各届政府计划最终都以货币危机而收场。进入21世纪,阿根廷经济发展计划经历了干预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摇摆,但终究无法摆脱通货膨胀和货币危机的厄运。结合表1和图1可以看出,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除了在货币局制度期间(1991.4—2002.1)保持较低外,其他年份都在高位徘徊,而货币危机嵌在高通货膨胀中,因此体现出货币危机与高通货膨胀的共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