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非支配解集中最优控制方案》

《表1 非支配解集中最优控制方案》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兼顾超低频振荡阻尼特性的水电机组一次调频多目标优化策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图5和表A2中选取方案A、B、M这3种方案应用于水电机组调速系统模型中,验证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其中,方案A可视为仅考虑1次调频性能的单目标算法的优化结果,方案B可视为仅考虑阻尼特性的单目标算法的优化结果,方案M为多目标优化算法得到的最佳兼容解。表1给出了非支配解集中最优控制方案(表中反调功率和最小阻尼系数为标幺值)。由附录中图A1和表1可知,方案A具有最好的阻尼特性,其最小阻尼系数为-3.10 p.u.,但其一次调频动态性能最劣,上升时间为29.94 s,稳定时间为48.32 s。方案B具有最好的一次调频动态性能,上升时间及稳定时间分别为16.34 s和21.90 s,但其对应的调速系统阻尼特性最差,最小阻尼系数达到-6.49 p.u.。因此,方案A一次调频速动性较差,但对于抑制电网超低频振荡有利;方案B对电网扰动的响应性能较好,但其在超低频段较差的阻尼水平会增加电网发生超低频振荡的概率。相比方案B,方案M的最小阻尼系数提高了2.31 p.u.,但上升时间和稳定时间仅分别增加3.20 s和6.86 s;相比方案A,方案M的最小阻尼系数仅减小了1.08 p.u.,但上升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减少了10.40 s和19.56 s。综上可知,方案M作为非支配解集中的最佳兼容解,能有效协调调速系统阻尼特性与一次调频动态性能之间的矛盾关系,比单目标优化算法更具有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