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玻利维亚Tupiza铜矿火山岩中角闪石电子探针分析数据(%)》

《表4玻利维亚Tupiza铜矿火山岩中角闪石电子探针分析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玻利维亚TUPIZA铜矿床碱性火山岩的岩相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ndensonetal.(1995)基于角闪石―斜长石建立P(kbar)=4.76ATl-3.01-T(℃)-67585×[0.530ATl+0.05294×(T(℃)-675)];P(kbar)=ρgD,D是g=9.8m/s2,ρ=2760kg/m3,根据压力估算的侵位(或成岩)深度。Holandetal.(1994)计算的角闪石配位参数(按23氧原子计算),FeO*为全铁。

利用绿泥石成分计算其形成时的氧逸度、硫逸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可探讨绿泥石形成机制与成矿的关系,并已在金(铜)、锡矿床中取了良好的应用效果(Walshe,1986;Leake et al.,1997)。本文采用Rausell(1991)的公式估算绿泥石的形成温度,采用Walshe(1986)的公式计算绿泥石的氧逸度、硫逸度(表5)。蚀变火山岩中绿泥石形成温度为111.20~305.12℃,平均201.39℃,属中—低温热液蚀变范围。绿泥石氧逸度lgf(O2)在-56.69~-45.03,平均-49.16;硫逸度lgf(S2)在-4.47~-18.07,平均-9.70,属于低氧逸度、高硫逸度形成环境(强还原环境)。绿泥石的Al/(Al+Fe+Mg)值为0.26~0.34,平均值0.30(<0.35),与绿泥石主要由镁铁质矿物镁普通角闪石、辉石蚀变形成相一致。因此,绿泥石形成的地球化学岩相为中—低温地球化学还原相,对铜富集成矿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