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表1 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黑龙江省西部大豆植株生物量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性状的多样性水平通过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体现,变异系数越大体现该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越高[12]。同时变异系数也是衡量作物各个性状受环境条件影响发生变异程度的一个指标,变异系数大的性状说明从该群体中选出具有该性状优良个体的几率大,反之则小,因此可参考性状的变异情况进行选择[13]。文中对14个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性分析,其结果(表1)表明,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花期根瘤干重,变异系数为50.47%;其次是荚期根瘤干重,变异系数为20.87%;最小的是生育日数,变异系数为2.12%。变异系数整体表现为花期根瘤干重>荚期根瘤干重>花期植株干重>荚期植株干重>单株粒数>株高>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百粒重>节数>小区产量>生育日数,变化范围2.12%~50.47%。其中大豆花、荚期根瘤干重的变异系数均较大,说明同一性状在不同大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但也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影响较强,因此选择潜力较大。生育日数变异系数最小,性状选择潜力小,受环境影响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