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总量生产率增长分解回归结果》

《表3 总量生产率增长分解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行政审批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基于进入管制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数值表示稳健聚类标准误,*、**、***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

进一步,本文根据总量生产率增长动态分解框架来分析行政审批的作用机理,以在位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效率(incum_ral)和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entry_exit)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行政审批时间和行政审批步骤数为解释变量,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行政审批步骤数对在位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效率和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162和-0.096,在给定行业进入成本的条件下,审批步骤数减少1步可以使资源再配置效率和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分别提高0.6%和0.36%。同样,审批时间减少1天,资源再配置效率和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分别提高0.44%和0.25%。上述估计结果的经济内涵在于,在给定的要素投入水平和企业生产率条件下,通过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对生产率的贡献,而且可以改善要素资源的再配置效率以促进生产率增长。当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会激励企业进入,同时会使低效率的在位企业退出,而且企业进入退出是一个动态过程,上述估计结果可能表示行政审批对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估计的下限值,本文第五部分会从在位企业、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三个层面分析行政审批的微观机制。因此,对于行业层面的中观机制,本文侧重分析行政审批对总量生产率增长和在位企业间资源再配置效率的影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