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 国家和36所高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规定的制度属性》

《表1 2 国家和36所高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规定的制度属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情境定义及其制度属性: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制度分析中,策略行为被视作行动者以何种方式利用了各种结构性特征[36]。“通过行动者积极主动的参与,结构性制约才会发挥作用”[37]。具体到本研究中,国家层面的制度文本是对答辩的结构性制约;而高校则可视作抽象意义上的行动者,以各种策略参与到答辩制度规定的建构中来。在此基础上,实质性规定是弹性小、对答辩产生实质影响的规定;而弹性大的规定因为操作空间大而成为一种象征符号。国家和高校以规定强制力和弹性度为属性,建构出了实质性制约、象征性制约、实质性策略、象征性策略等四类8种具体制度规定在内的答辩制度属性(见表12),以维系“考试”这一对于答辩的情境定义,其中4种为弱规定、大弹性的象征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