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宋代以前“册族”主要文档名词使用次数情况表 (1)》

《表1.宋代以前“册族”主要文档名词使用次数情况表 (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古代“黄册”一词源流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第三,从“黄册”一词构成的历时理据上分析,“黄”、“册”两个单音节词在宋代组合在一起并不是偶然现象。根据上文对“黄”、“册”二字的溯源考究可得,“黄”与“册”起初皆是象形文字。在含义上,二者自甲骨文至唐宋,已由本义变通出大量引申义、派生义等。其中,“黄”字截至宋代表黄色和人口这两层含义是它的主要义项;“册”字本义为简册,秦汉至宋围绕其本义衍生出多种含义,并不断拓展。在应用上,单音词“黄”自先秦至宋,随朝代更替、语言文明的发展而呈现递增趋势。在笔者检索的文献中,“黄”在南北朝出现776次、唐2295次、宋代12,420次,元2250次,可以看出宋代单音词“黄”的发展尤为繁盛,组合成双音节词的机会较多。同样,单音词“册”在宋代出现4116次,也是自先秦至宋出现次数最多的朝代。为此,单音词“黄”、“册”作为词素组合成“黄册”一词,既适应了词汇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丰富了宋代文档名词的使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