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原壁画与张大千临摹作品对比》

《表1 原壁画与张大千临摹作品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张大千临摹《西夏水月观音》之审美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现藏于四川博物院的《水月观音》(下称“川博本”)为张大千在榆林窟临摹完成,曾于1943年8月在兰州“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展览”上展出(图2);画展之后,张大千依据“川博本”创作了一幅工笔重彩青绿勾金《水月观音》(图3),后由北美曹氏墨斋收藏(下称“墨斋本”);1945年,在成都张大千近作展上,又展出一幅构图与“墨斋本”相似的《水月观音》(图4),现藏于四川新都宝光寺(下称“宝光寺本”)。张大千通过对“原壁画”反复观察考量、分析归纳,从中提炼出具有不同民族特征的绘画元素(见表1),并在此基础上辅以别出新意的构思,将自身对佛法的领悟透过风格迥异的视觉形象,诠释出《水月观音》深邃的意境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