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文献报道的慢性DILI发生率》

《表1 不同文献报道的慢性DILI发生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药物性肝损伤慢性化的研究近况》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至目前,文献[1]报告的慢性DILI患病率差异很大,范围3.4%~39%不等(表1)。Aithal等[8]通过病理数据库对33例DILI病例进行的回顾性评估显示,因肝脏检查和(或)影像学检查结果持续存在变化,其中13例(39%)被认为是慢性化。然而,如此高的慢性病率可能是选择偏倚的结果,因为DILI程度较重或恢复期较长的患者更可能接受肝活检。2007年在瑞典进行的一项回顾性单中心研究[9]显示,门诊治疗的DILI患者随访48个月后,其中有6.0%的患者肝脏生化指标持续异常。2010年报道[14],在美国DILI协作网络中,慢性DILI占13.6%,日本占8.4%。2014年Kleiner等[15]对DILI患者的构成比进行分类,发现14%属于慢性肝细胞型,10%属于慢性胆汁淤积型,24%属于慢性混合型。同年DILI协作网一项前瞻性研究[3]报告,598例患者中有18.9%具有慢性化迹象,其定义为入选后6个月仍存在肝脏生化指标升高,以及存在肝损伤的组织学或放射学证据。在严格排除了可能成为混淆因素的基础疾病之后,对西班牙DILI注册中心的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研究,结果发现其中8%的患者符合慢性DILI标准[1]。我国2019年的一项多中心研究[10],对2012年-2014年期间来自中国大陆66个中心的800万病例记录进行分析,其中1.69%的患者被诊断为DILI,在DILI发作后至少6个月,有13%(95%可信区间:12.44%~13.25%)的DILI病例发展为慢性,并有持续性肝损伤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