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山东省各农业区划耕地净生产力》

《表1 山东省各农业区划耕地净生产力》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00—2015年山东省耕地产能的时空格局》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经过VPM模型运算,得到山东省2000—2015年的陆地生态系统净生产力分布图,结合山东省土地利用数据得到2000—2015年的山东省耕地NPP空间分布图(图3)。总体来看,除个别区域外,山东省大部分区域NPP值较高。山东省为暖温带季风气候,耕地植被类型中以冬小麦-夏玉米的两熟耕地为主,一年两作,高强度的农业活动促使耕地植被生产力较高。2015年耕地生产力>850g/(m2·年)的耕地分布在鲁西南平原和鲁西北平原地区,该地区土壤肥沃、土地平坦和灌溉设施较完善,耕地生产力高;耕地生产力为700~850g/(m2·年)的耕地分布广泛,集中在鲁西北平原北部和山东半岛中部地区;耕地生产力为550~700g/(m2·年)的耕地广泛分布于鲁中南山地和山东省北部的滨州和东营地区,其多为山间丘陵地带,耕地较少且分散,灌溉设施不足,生产力较低;耕地生产力<550g/(m2·年)的耕地最为集中,位于黄河三角洲的沿海地区,其地势低,易受海水倒灌影响,多为盐碱地,耕地生产力低。从山东省农业区划分析,山东省中耕地植被净生产力均处于较高水平,耕地NPP均值达680g/(m2·年)以上,虽然每个农业区划的耕地面积和NPP总量差异较大,但耕地NPP均值相差不大。其中山东省丘陵水浇地二熟旱坡地花生棉花一熟区耕地面积最多,达到63 178.25km2;耕地面积占比为62.59%;耕地生产力均值最低,为680.81g/(m2·年);耕地NPP总量为4.30×1013g/(m2·年),占比为57.85%。黑龙港缺水低平原水浇二熟旱地一熟区耕地面积和NPP总量最少,分别为806.75km2和0.06×1013 g/(m2·年),耕地面积占比为0.8%,耕地生产力均值为754.32g/(m2·年)。黄淮平原南阳盆地旱地水浇地两熟区的耕地面积为14 796.50km2,耕地面积占比14.66%,但是耕地生产力均值最高,为888.56g/(m2·年)(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