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表2 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落叶松-杨栅锈菌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和**分别表示各参数间相关性在0.05和0.01水平差异显著.T3s、C3s、A3s、G3s、GC3s分别表示密码子第3位的T、C、A、G和GC含量;L_aa表示序列长度;GRAVY表示亲水度;Aromo表示蛋白的芳香性;CAI表示密码子适应指数;ENC表示有效密码子数;Exp_level表示蛋白的表达量;Axis

本研究分析了落叶松‐杨栅锈菌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水平,发现全基因水平的密码子偏好性不强,所分析的14 650个基因中仅有130个基因表现出强偏好性。柄锈菌属Puccinia sp.、茅香柱菌Epichloe festucae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密码偏好研究显示基因组水平均未表现强偏好性(Li et al.2016;Xia et al.2017;Roy&Staden2019),然而稻瘟菌的线粒体基因却表现出强偏好性(徐苏丽等2013)。落叶松‐杨栅锈菌全体密码子的平均GC含量和GC3s均小于AT含量和AT3s,且26个高频密码子中23个均以A或者T为第3位碱基(表1)。由此推测,落叶松‐杨栅锈菌的密码子偏好模式可能受到密码子碱基组成的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落叶松‐杨栅锈菌基因序列碱基相关的因素(A3s、T3s、C3s、G3s、GC3s)与第一主轴(Axis1)间的相关系数均呈现极显著相关(R=‐0.81,P<0.01;R=‐0.76,P<0.01;R=0.90,P<0.01;R=0.63,P<0.01;R=0.96,P<0.01)(表2),表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与密码子碱基组成显著关联。因此,证实了前面的推测。落叶松‐杨栅锈菌基因组AT含量高于GC含量,而密码子的平均GC含量也低于50%,表明其倾向使用AT丰富的密码子,说明基因组碱基组成也影响着密码子使用偏性。对其他物种密码子使用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了相似结果,即基因组GC含量高的物种倾向于使用GC丰富的密码子,而AT含量高的物种偏好使用AT丰富的密码子(Singer&Hickey 2000;Lightfield et al.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