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Kubelka-Munk计算的各样品光学带隙值和光吸收阈值Table 3 Band gap energy of samples calculated by Kubelka-Munk plot》

《表3 Kubelka-Munk计算的各样品光学带隙值和光吸收阈值Table 3 Band gap energy of samples calculated by Kubelka-Munk plot》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B和Ru共改性对TiO_2纳米管阵列的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5给出了反射光谱经由Kubelka-Munk方程转换得到的谱线,图5中的插图a为图5局部放大图,插图b为TNTs、Ru/TNTs和Ru/B/TNTs各样品的UV-vis漫反射图谱。表3列出了根据谱线计算的各样品光学带隙值与光吸收阈值,为了便于对比分析也列出了文献[10]中仅掺B(B/TNTs)样品的光学带隙值与光吸收阈值。由表3可见,仅负载Ru O2的样品(B0-R2)其光学带隙值为3.19 e V,比参比Ti O2(B0)带隙3.24低,说明Ru O2负载减小了Ti O2的带隙值,使光吸收阈值由383(B0)红移至389;对于各Ru/B/TNTs样品,因其钌浸渍液的制备条件是一样的,仅B掺杂量以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变化且B6-R2样品最多[10];Ru改性后各样品(Ru/B/TNTs:B2-R2、B4-R2、B6-R2、B8-R2)的光学带隙比未负载各样品(B/TNTs:B2、B4、B6、B8)均增大(见表3ΔEg),说明掺B后再进行Ru改性没有如仅Ru改性样品(B0-R2)那样减小带隙能值,而是使带隙能值增加了,且B掺杂量越多增加值越多。其原因是,两种样品中Ru的存在形态不同。Ru/TNTs样品中的Ru以Ru O2形态负载于样品表面,而Ru/B/TNTs样品中的Ru大部分以Ru0存在,少量Ru O2和进入Ti O2晶格的参杂Ru。这表明,样品表面Ru0形态存在使纳米管的带隙能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