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超声-碱耦合处理与单独处理效果对比总结》

《表1 超声-碱耦合处理与单独处理效果对比总结》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超声-碱预处理以促进污泥水解效率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DD(COD)=(SCOD-SCOD0)/(TCOD-SCOD0)×100%

超声和碱联合处理的协同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1)超声波辐射产生的水力剪切力使污泥絮体解体,增加了细菌细胞的可透过性并显著改善碱的传质。同时,从破裂絮体中释放的微生物细胞暴露于OH-中,碱可以更迅速地渗透细胞,从而使细胞内有机物释放到液相并增加SCOD[21-22]。(2)污泥中EPS和凝胶层的保护作用限制了超声的效果,而碱处理能促进EPS水解和凝胶溶解。被碱侵蚀后,细胞壁结构更易受超声波产生的剪切力的影响,并协同诱导COD溶解[18,23]。(3)碱处理后的污泥分散絮体可重新絮凝形成致密絮体,不利于污泥解体,而超声强大的水力剪切力可分解污泥絮体,因此二者同时进行时,超声可延缓再絮凝的过程[15]。此外,污泥中一些机械难以分解的物质如腐殖质(HAs)可在碱性环境下溶解[24]。除高分解度外,组合预处理还具有减小污泥絮体尺寸的优点,这是仅通过化学预处理无法实现的[25]。X.B.Tian等[24]还发现NaOH对超声波处理过程中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有催化作用,这意味着OH-有助于超声波产生更多的氧化自由基。对超声-碱耦合预处理与单独预处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