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协变量对金融机构是否成为宏观审慎评估对象的影响》

《表3 协变量对金融机构是否成为宏观审慎评估对象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能否有效抑制金融风险——基于宏观审慎评估的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因变量是个体在基期以后的时期是否成为宏观审慎评估对象,括号里为t值,*、**和***分别代表10%、5%和1%的置信水平。

定量评价宏观审慎评估这一政策实施前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首先需要估计各金融机构的倾向得分。本文选择Logit模型估计个体接受政策处理的条件概率,表3的回归结果为选取的协变量对金融机构是否成为宏观审慎评估对象的影响,及处理组与控制组所有样本的倾向得分。为获得更为有效的结果,本文采用有放回的方式进行匹配。回归结果表明各协变量对于处理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资本结构(Zwzc)的系数为0.016 4,在5%的显著水平显著,资产收益率(ROA)和托宾Q值(TBQ)在5%的显著性水平显著,企业规模(Size)和风险偏好(Obsi)在10%的显著性水平显著。只有股权集中度(Fs)和截距项的系数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所选金融机构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其股权集中度对是否成为宏观审慎评估对象的影响并不显著。准R2为0.021 1小于5%,这说明模型选取的数据适合进行倾向得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