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中介效应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金融化》

《表6 中介效应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金融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金融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逐步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前两列是以银行借款的自然对数值(Loan1)作为银行借款的代理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后两列则以银行借款对总资产比例(Loan2)作为代理变量。第(1)列和第(3)列报告了宏观审慎政策对企业信贷约束的作用。宏观审慎政策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信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宏观审慎政策收紧1个单位,则企业的银行借款减少6.94%,在总资产占比中下降1%。第(2)列和第(4)列报告了在控制宏观审慎政策变量下,银行信贷对企业金融化趋势的影响。银行借款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越多,趋向于金融化的速度越快,说明样本中企业的金融化行为主要基于投机动机。银行借款每减少1%,金融投资增长率将降低1.33%;银行借款在总资产中占比减少1%,金融投资增长率将降低1.18%。结合式(4)、式(5)可知,宏观审慎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中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影响银行借款实现的,即银行信贷扮演了部分中介效应的角色。Sobel检验结果显示,以绝对值衡量的银行借款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为20.59%,间接效应的影响系数为-0.0034,以总资产占比衡量的中介效应占比则为24.32%,间接效应的影响系数为-0.0037。上述结果为假说2和假说3提供了经验支持。紧缩的宏观审慎政策将减少银行信贷规模,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上升,将抑制其投资行为,放缓金融资产投资速度;反之,宽松的宏观审慎政策将提供宽松的信贷环境,间接鼓励企业积累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