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国内直接融资占比低》

《表1 国内直接融资占比低》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融资制度完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国内融资结构来看,我国融资结构持续改善,直接融资比例持续提高,但总体仍以间接融资为主。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国内社融结构中直接融资占比从4.95%提升至11.09%,2014年以来受益于股票市场的繁荣,直接融资占比持续增长,2016年达到23.82%。但相比全球其他国家,国内直接融资占比仍然偏低,根据世界银行披露,大部分G20国家直接融资占比在65%-75%;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国家,直接融资的比例在60%-80%,而在美国这样的“市场主导型”国家,直接融资占比更是接近90%。2018年,国内社融规模增量为19.26万亿元,其中直接融资2.85万亿元,占比仅14.8%。从直接融资细分结构来看,直接融资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类,国内股权融资发展速度缓慢,2009年以来,直接融资占比提升的贡献主要来自于债券融资,2017年由于债券市场波动较大,在股权融资规模仅小幅增长的情况下债券融资规模大幅下滑,导致直接融资规模占比出现2005年以来的新低,仅为5.91%;2018年,随着债券市场回暖,债券融资规模有所增长,但股权融资受到股票市场拖累,股权融资规模出现了2014年以来新低,2018年企业债券融资为24.76万亿元,占直接融资的比重超过87%,股权融资比重不足13%,占社融规模比值仅1.87%。以股权融资中的非公开发行为例,2018年定增市场受再融资新政和减持新规影响,叠加市场大幅下行、资金持续快速流出,定增市场持续低迷,2018年一年期定增融资规模下滑59%,三年期定增在剔除农业银行1000亿之后同比下滑85.4%。2019年以来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直接融资的扶持力度大幅加码,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进一步推动IPO的市场化和常态化,2019年11月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等再融资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定增再融资市场有望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