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第三极9条河流源区的基本信息》

《表1 第三极9条河流源区的基本信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第三极西风和季风主导流域源区降水呈现不同梯度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降水数据源自国家气象站数据;印度河、阿姆河和锡尔河降水数据源自NCDC国际气候数据中心;叶尔羌河降水数据源自Kan等人[11];b)径流数据源自青海和西藏水文局;c)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和叶尔羌河流域冰川数据来自2013年的T

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地区西起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地区,东到横断山脉,北起昆仑山和祁连山,南至喜马拉雅山,面积为500多万km2,平均海拔超过4000 m[29].本研究以第三极地区9条河流源区为研究区——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印度河和叶尔羌河上游和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和西天山的阿姆河和锡尔河出山口以上流域(图1).这9条河流源区总面积约127.7×104km2,占第三极地区25.6%,平均海拔3735 m.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上游和雅鲁藏布江流域位于季风主导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年均降水量350~550 mm,70%~90%集中在夏季(图2(a)~(e),表1),海拔分布在4000~5000 m(图3(a)~(e)).印度河、叶尔羌河、阿姆河和锡尔河上游位于西风主导的青藏高原西部,年均降水量270~420 mm(表1);印度河、阿姆河和锡尔河上游流域,70%~90%的年降水量集中在冬春季(图2(f)~(i),表1),叶尔羌河上游流域65%集中在4~8月(图2(i),表1).印度河和叶尔羌河上游流域海拔分布在4000~6000 m(图3(f),(i)),阿姆河和锡尔河上游流域分布在海拔4000 m以下(图3(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