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闭合应力下酸蚀裂缝的导流能力》

《表1 不同闭合应力下酸蚀裂缝的导流能力》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超深碳酸盐岩复合高导流酸压技术》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S1井是部署在塔里木盆地外围的新探井,完钻层位奥陶系鹰山组。改造目的层段为6 528~6 690 m,岩性以深灰色、灰色泥晶灰岩为主,基质岩石致密,但微裂缝发育。改造段地层温度为162.3℃、压力为75.4 MPa。岩石力学实验测得地层破裂压力为159.1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为121.0 MPa,有效闭合应力达到45.6 MPa。S1井的改造主要面临3个方面的难点:一是地层温度高,对施工流体的抗高温性能和缓速性能要求苛刻,深穿透难度大;二是储层超深,闭合应力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难以保持,根据酸蚀裂缝导流能力N—K模型[14]计算结果(表1),闭合应力为50 MPa时,裂缝导流能力仅为初期导流能力的10.9%,导流能力急剧衰减约90%,是导致酸蚀裂缝快速失效的根本原因;三是破裂压力高,井口泵压高,施工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