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信任偏差、市场化与家庭借贷行为》

《表5 信任偏差、市场化与家庭借贷行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信任偏差、市场化与居民借贷渠道选择》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汇报的是各解释变量估计的边际系数,括号内数值为z统计量;省略的控制变量X同表3列(6),限于篇幅,未予列出;***表示p<0.01,**表示p<0.05,*表示p<0.10。

有关市场化程度的度量,目前文献中通行的衡量指标主要来自樊纲、王小鲁等构建的各省历年市场化进程指数。该指数从非国有经济发展、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五个方面综合测量了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市场化发育水平。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王小鲁等(2017)发布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中2014年数据(1)。表5报告了不同类别信任在市场化进程中作用趋势的估计结果。回归发现,控制了市场化程度及其与特殊信任、普遍信任交互项之后,两种类型信任变量的估计系数和显著性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控制市场化进程对模型的结果产生了显著影响,或者说,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在信任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且,市场化指数对家庭是否首选正规借贷以及正规、非正规借贷额度的影响均正向显著,意味着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家庭越倾向于选择正规借贷,以及越有可能更多地从事借贷活动(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