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土地财政对地方城市经济增长的基准回归估计结果》

《表1 土地财政对地方城市经济增长的基准回归估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土地经济驱动功能减弱的理论解释与数据验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表示0.10、0.05、0.01的显著性水平,括号中通过稳健标准误计算的T值,“√”表示“已控制”,下表同。

模型一、模型二表示分别对基准计量模型式(8)进行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模型三、模型四表示分别对式(9)进行固定与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豪斯曼检验显示,强烈拒绝原假设,均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一、模型三)优于随机效应(模型二、模型四),见表1。模型一、模型二为不加入土地财政平方项的回归结果:土地财政对地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为正,系数均为0.002,其余控制变量除了劳动数量的对数与资源禀赋不显著以外,其余控制变量皆高度显著。采用校正后的面板回归模型得出: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正,平方项的系数为负,这表明“土地财政对地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即在地方经济发展初期,土地财政对地方城市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产生负面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投入、劳动力质量、基础设施、制度创新的影响为负,劳动力的数量与资源禀赋的影响不显著,均与预期不符。理论上,二三产业就业劳动力越丰裕,地方城市经济增长应该越快,基础设施越完善、制度越完善,越有利于地方城市经济的增长,然而回归系数的符号却相反,因此怀疑普通面板回归结果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