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75·8洪灾”中洪汝河大型水库拦洪数据表(2)》

《表一“75·8洪灾”中洪汝河大型水库拦洪数据表(2)》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75·8洪灾中洪汝河流域受灾严重的原因新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75·8洪灾中,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的最大入库流量均大大超过了水库的校核洪峰流量,在库容方面,四个水库的入库水量也远远大于水库的库容。此次洪水共产生径流170亿立方米,其中洪汝河班台站以上洪水量57亿立方米,约占洪水总量的1/3。如此大量且集中的降水对水利工程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就遭遇75·8洪灾来说,淮河流域的水库防洪标准和设计洪水都偏小。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水文资料少,我国实测的水文资料一般只有100年左右,[9]439这对于水文概率分析是不充分的,因此在确定防洪标准时缺乏参照,也很难确定大暴雨的重现期;而且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国在水库设计上主要依照苏联的频率计算法,即将洪水的发生看做是随机事件,“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推求指定频率的设计洪水”[10]73,但苏联的气候与我国的气候不甚相同,苏联的洪水主要是由冰雪融水形成,洪水的年际浮动较小,而我国的洪水多是由于暴雨形成,洪水年际变化大,很不稳定,苏联的频率计算法并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