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菌株组胺产生能力》

《表2 不同菌株组胺产生能力》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秋刀鱼中组胺菌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本实验测定结果。

研究发现一些细菌体内具有较强活性的脱羧酶,可催化青皮红肉鱼类中的组氨酸脱羧而产生组胺,当鱼鲜度下降甚至腐败后就会产生大量组胺,食用过量的组胺便有中毒的危险,因此大量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组胺菌分离鉴定及其理化特性等方面[14]。表2总结了近年来科研人员在不同水产品中分离鉴定出的组胺菌,其中肠杆菌属(Enterobacteria sp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摩根菌属(Morganella spp.)、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spp.)、肺炎杆菌属(Kielbasas spp.)、芽孢杆菌属(Bacillus)、弧菌属(Vibrio spp.)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水产品中发现较多的组胺菌属,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这些菌的组胺产生能力大多能达到1 mg/mL以上,表明这些菌是导致青皮红肉鱼类组胺中毒的主要细菌,在贮藏及生产加工过程中应进行重点控制。此外,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雷氏普罗威斯登菌(Providencia rettgeri)、嗜盐链球菌(Tereagenococcus halophilus)和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在少数水产品中也有发现,且具有较强的组胺产生能力。本实验从不新鲜的秋刀鱼中不仅分离到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变形菌属(Proteus Hauser),而且还分离获得3株新的组胺菌,分别为哈夫尼菌属(Hafnia)、志贺氏菌属(Shigella)和沙雷铁氏菌属(Serratia),在适宜培养条件下5株菌的组胺产生能力均高达20 mg/mL以上,这可能是秋刀鱼容易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