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两组恶病质相关细胞因子比较(±s)》

《表7 两组恶病质相关细胞因子比较(±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脾肾双补法中药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恶病质患者细胞因子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治疗组的血清白介素-1(IL-1)水平在治疗后明显下降,治疗前和治疗14 d、治疗14 d和治疗28 d的IL-1水平比较均显著下降(P均<0.05),对照组治疗14 d时IL-1水平较治疗前有升高(P均<0.05),治疗28 d时IL-1水平较治疗14 d时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的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在治疗后出现逐步下降,治疗前和治疗14 d、治疗14 d和治疗28 d的IL-6水平比较逐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14 d时IL-6水平较治疗前略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8 d时IL-6水平较治疗14 d时有所降低(P均<0.05)。治疗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治疗后明显下降,治疗前和治疗14 d、治疗14 d和治疗28 d的TNF-α水平比较均明显下降(P均<0.05),对照组治疗14 d和治疗28 d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