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灌排模式的灌排控制指标》

《表1 不同灌排模式的灌排控制指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稻田总磷迁移规律与最佳灌排模式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试验设浅水勤灌(Frequent and shallow irrigation,FSI)、浅湿调控(Wet-shallow irrigation,WSI)、控制灌溉(Controlled irrigation,CI)和覆秸秆旱作(Drought planting with straw mulching,DPS)4个处理,5个重复,灌排指标见表1,表中数据为田面水深或30 cm处土壤含水率所占饱和含水率θs的百分比。土壤水分达到下限时,灌水至上限,田面水深超过蓄雨上限时,排水至蓄雨上限。除灌排措施外,其他农技措施均相同。试验前将生稻草剪碎至每根长度为5 cm,浸泡3 d捞起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堆制10 d取出,覆盖在DPS处理土壤表面,用草量为6 000 kg/hm2(折干物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