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微地震监测结果:丰都区块B201-H1井压裂效果评价》

《表2 微地震监测结果:丰都区块B201-H1井压裂效果评价》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丰都区块B201-H1井压裂效果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B201-H1井共27段的压裂过程中进行了地面微地震监测。以井口为中心布设10条测线,道间距分为20 m和50 m,共布设1 572道检波器,计录微地震事件734次。监测结果见表2。在B201-H1井,裂缝体的长度远高于邻区,裂缝体宽度和高度则远小于邻区,导致其裂缝长宽比远大于邻区。这说明该井裂缝的复杂程度相对较小,形成的裂缝体为狭长裂缝。B201-H1井的单段波及体积和总波及体积均高于邻区,但结合上一节对裂缝长宽高的分析来看,B201-H1井形成的裂缝为狭长缝,裂缝体内部复杂程度不够。由于裂缝较长,导致计算得到的SRV较大,但实际上页岩基质并未被“打碎”而形成了主缝,次生裂缝较少,页岩改造极不充分。因此,B201-H1井表现出“SRV大、缝网不发育、改造不充分”的特征。同时,缝高延伸受限,难以实现对纵向上页岩储层的改造。此外,据微地震解释,靠近B点及第10~19段区域有天然裂缝,导致人工裂缝下穿到下部层段。19~21段压裂裂缝纵向延伸超过300 m,甚至达到355 m,压穿下部水层,导致压后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