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沿线部分国家间主要矛盾情况表》

《表2 沿线部分国家间主要矛盾情况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道安全保障共生系统构建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参见郑一省《东盟国家间领土边界争端的成因及影响》,载《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2期;余珍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进下中国—印度尼西亚海洋经济合作:机遇与挑战》,载《战略决策研究》2017年第1期;连洁《印尼与邻国海上捕鱼争端探析》,载《国际研究参考

首先,历史问题导致沿线国家间政治互信不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部分国家因领土、领海划界等矛盾纠纷不断(参见表2),难以友好合作,将对航道共生系统的构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其次,现实国力对比造成的心态失衡也使得沿线国家间政治互信缺失,如中国与东盟国家虽然海运贸易往来频繁,但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东盟部分国家存在“国强必霸”的担忧,因而在同中国进行航道安全合作方面比较懈怠;此外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刺激了某南亚国家的敏感神经,它担心中国会影响其在印度洋的地位,于是在2017年加入了美国的“印太战略”,企图依靠美国来制衡中国。同时该国在南海问题上试图阻滞中国南海问题的解决,这些潜在的矛盾都会影响沿线国家参与系统构建的热情,减缓系统构建的进度。最后,沿线部分国家政权不断更迭也给航道安全共生系统的构建带来一定的政治风险。如2015年斯里兰卡原总统拉贾帕克萨在新一轮大选中败北,新总统西里塞纳上任不久就因所谓的“环评问题”暂停原总统同中国签署的科伦坡港口城建设项目[13]。印尼实行多党联合执政制,各势力为争权夺利在政府施政过程中相互掣肘而导致政权来回更迭,致使相关政策不停变动,难以持久运作[14]。可见,沿线国家动荡的政局将影响其参与系统构建的积极性、政策的延续性,制约投资环境,这是构建共生系统最大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