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1

二、病理学的常规工作及研究方法1

目 录1

三、学习病理学的指导思想3

第二章疾病概论6

第一节病因概论6

一、病因与发病条件6

二、病因的种类7

一、疾病过程中的阶段性变化10

第二节疾病的经过、表现及转归10

二、疾病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11

三、疾病的转归11

第三章组织、细胞的损伤与修复13

第一节组织、细胞的损伤13

一、萎缩13

二、变性15

三、坏死19

第二节组织损伤后的修复24

一、再生24

二、肉芽组织28

三、创伤愈合30

四、骨折愈合32

五、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33

第四章局部体液循环障碍36

第一节局部充血36

一、动脉性充血37

二、静脉性充血38

第二节血栓形成41

一、血栓形成因素41

三、血栓结局43

二、血栓形成过程43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44

第三节栓塞44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及栓塞部位44

二、栓塞的类型及后果45

第四节梗死46

一、梗死的原因46

二、梗死的类型46

三、梗死的临床意义47

二、出血的后果48

第五节出血48

一、出血的原因48

第六节水肿49

一、水肿的发生机理49

二、水肿的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51

第五章炎症53

第一节炎症的原因53

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54

一、变质54

二、渗出55

三、增生59

第三节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60

一、炎症的局部表现60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62

第四节炎症的经过和结局64

一、炎症的经过64

二、炎症的结局65

第五节炎症的类型67

一、变质性炎症67

二、渗出性炎症67

三、增生性炎症70

第六节常见的炎症性疾病71

一、阑尾炎71

二、慢性支气管炎73

三、肺炎75

四、化脓性脑膜炎81

五、病毒性脑炎83

六、脊髓灰质炎84

七、病毒性肝炎84

八、流行性感冒86

九、流行性出血热87

十、狂犬病88

十一、伤寒病90

十二、细菌性痢疾94

十三、阿米巴痢疾97

十四、结核病100

十五、梅毒113

第六章肿瘤119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119

第二节肿瘤的形态特征120

一、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120

二、肿瘤的异型性123

第三节肿瘤的生长与扩散125

一、肿瘤的生长125

二、肿瘤的扩散126

第四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129

一、两类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29

二、良恶性肿瘤的区别130

第五节肿瘤的命名和分类131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131

二、肿瘤的分类133

第六节各组织的常见肿瘤135

一、上皮组织肿瘤135

二、间叶组织肿瘤141

三、神经组织肿瘤145

四、其他类型肿瘤145

第七节肿瘤的早期诊断146

一、癌前病变及其意义147

二、早期癌的概念148

三、肿瘤的病理检查方法与早期诊断149

一、肿瘤的病因150

第八节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理150

二、肿瘤病因中的机体内环境因素154

三、肿瘤的发病机理157

第九节常见的各系统肿瘤158

一、食管癌158

二、胃癌161

三、大肠癌166

四、原发性肝癌170

五、鼻咽癌175

六、肺癌178

七、乳腺癌182

八、子宫颈癌185

九、白血病188

十、恶性淋巴瘤189

第七章常见疾病的病理192

第一节风湿病192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192

二、基本病理变化193

三、心脏的病理变化194

四、其他组织器官的风湿性病变196

第二节慢性风湿性心脏病197

一、二尖瓣狭窄198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199

三、主动脉瓣狭窄200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00

第三节高血压病201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201

二、病理变化202

三、结局205

第四节动脉粥样硬化205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205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207

第五节溃疡病211

一、病理变化211

二、临床病理联系212

三、结局及合并症213

四、病因及发病机理214

第六节肝硬变215

一、门脉性肝硬变216

二、坏死后性肝硬变221

三、胆汁性肝硬变222

一、胆石症223

第七节胆道疾病223

二、胆道炎症224

第八节肾小球肾炎226

一、急性肾小球性肾炎227

二、慢性肾小球性肾炎230

三、快速进行性肾小球性肾炎232

第九节肾盂肾炎234

一、急性肾盂肾炎235

二、慢性肾盂肾炎236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238

第十节肾功能衰竭238

二、尿毒症240

第八章地方病及其它疾病243

第一节地方性甲状腺肿243

第二节克山病245

第三节大骨节病247

第四节血吸虫病249

第五节佝偻病251

第六节布鲁氏菌病253

第七节有机磷农药中毒255

第八节一氧化碳中毒257

1989《病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赫明昌主编;王泽兴等编写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病理学(1974 PDF版)
病理学
197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学( PDF版)
病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学( PDF版)
病理学
病原病理学(1971 PDF版)
病原病理学
1971
病原病理学(1971 PDF版)
病原病理学
1971
病原病理学(1973 PDF版)
病原病理学
1973
病因病理学(1995 PDF版)
病因病理学
1995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病理学(1994 PDF版)
病理学
1994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病理学(1995 PDF版)
病理学
1995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病理学(1989 PDF版)
病理学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学(1981 PDF版)
病理学
1981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病理学(1995 PDF版)
病理学
1995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病理学(1982 PDF版)
病理学
1982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1986 PDF版)
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
198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学(1999 PDF版)
病理学
1999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