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求取 ⇩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2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7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科学体系10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11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16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22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28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行动指南28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解决了一个涉及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历史性课题31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3

第二章社会主义本质论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40

一、几代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40

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4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48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的经验教训48

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51

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意义和道路54

第三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6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6

二、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59

三、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62

第四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64

一、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由之路64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6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8

第五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72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72

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75

三、改革必须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79

第三章社会主义阶段论81

第一节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8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8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理论意义88

第二节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89

一、党的基本路线的地位和作用89

二、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联系9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94

一、“三步走”的战略目标94

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战略步骤9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两大转变101

一、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稳妥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01

二、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12

第五节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途径116

一、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新的经济体制117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118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12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12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123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12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1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129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29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改革132

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134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13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136

二、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38

三、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141

四、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143

第四节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145

一、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必然性146

二、怎样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148

三、积极发展非国有制经济150

第五节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152

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52

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55

第五章社会主义对外开放论158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58

一、对外开放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决策159

二、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对外开放160

三、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163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内容、形式、格局与成就167

一、对外开放的内容167

二、对外开放形式与格局的形成167

三、对外开放的巨大成就170

第三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172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173

二、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强烈愿望176

三、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177

四、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当今世界并不安宁178

五、促进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根本任务179

六、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180

第四节 加强国防建设,维护国家稳定181

一、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181

二、从军事战略的高度,建设一支维护国家稳定的现代化军队184

第五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188

一、坚持独立自主188

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190

三、按照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同外国政党发展友好关系192

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193

第六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19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196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196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198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19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201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201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20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207

一、关于思想建设208

二、关于道德建设211

三、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1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217

一、要有理想217

二、要有道德218

三、要有文化219

四、要有纪律219

第五节 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220

一、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220

二、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21

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狠狠地抓,从具体事抓起221

四、搞精神文明,关键是以身作则222

第七章社会主义政治论223

第一节 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224

一、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224

二、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227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30

四、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231

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2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237

一、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37

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240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24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56

一、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57

二、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58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59

四、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260

第四节 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261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261

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264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特点265

四、“一国两制”是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的科学构想268

五、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积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271

第八章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275

第一节 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动摇275

一、正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275

二、邓小平理论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党的指导思想280

第二节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282

一、学好《文选》,抓住重点282

二、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关键是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素养283

三、学习要克服形式主义,注重效果285

第三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286

一、党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286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288

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国家而奋斗293

199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石玉亭主编;范学斌,徐德祯副主编 1997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