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求取 ⇩

第一部分微生物学基本技术1

实验一 常用仪器及无菌室简介1

实验二 实验室常用器材的处理与消毒灭菌8

实验三细菌的染色技术(常用)10

一、细菌涂片的制作10

二、美蓝染色法11

三、革兰染色法11

四、抗酸染色法11

实验四细菌形态与结构的观察13

一、细菌基本形态的观察14

二、细菌基本结构的染色和观察14

三、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15

实验五细菌的人工培养法15

一、常用培养基的制备15

二、细菌接种技术18

三、细菌的培养技术20

四、细菌的生长情况观察21

五、倾注培养和活菌计数22

实验六细菌生化鉴定法23

一、单糖发酵试验23

二、IMViC试验24

三、硫化氢试验25

四、脲酶试验26

五、数字编码测定法26

实验七细菌血清学鉴定法30

一、凝集试验30

二、沉淀试验(毛细管法)34

三、荚膜肿胀试验35

实验八理化及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36

一、紫外线对空气中微生物的杀灭作用36

二、煮沸对微生物的影响37

三、2.5%碘酒和75%酒精对皮肤的消毒作用37

四、高压蒸汽灭菌法的灭菌效果检查38

五、常用消毒剂的种类、用法和用途38

六、噬菌体的特异性试验39

七、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40

实验九细菌的遗传与变异44

一、细菌变异现象的观察44

二、R因子传递试验46

三、质粒DNA转化试验47

实验十实验动物感染及细菌的致病性试验49

一、实验动物的管理与选择49

二、动物接种与采血技术50

三、免疫血清的制备52

四、细菌毒素的检测54

实验十一其它实验55

一、饮用水的卫生细菌学检测56

二、食品卫生细菌学检测64

三、空气的卫生细菌学检验70

第二部分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培养与鉴定72

实验十二球菌72

一、病原性球菌的形态及染色性观察72

二、病原性球菌的培养特性观察72

三、血标本的细菌学检查73

实验十三肠道杆菌79

一、肠道杆菌的形态及染色性79

二、肠道杆菌的培养特性79

三、粪标本的细菌学检查80

四、尿标本的定量培养法86

实验十四厌氧性细菌87

一、厌氧性细菌的形态及染色性观察87

二、厌氧性细菌的培养特性观察88

三、产气荚膜杆菌的动物试验89

实验十五棒状杆菌属89

一、棒状杆菌属的形态及染色性观察89

二、白喉杆菌的毒力试验90

三、疑似白喉患者的咽拭子细菌学检查91

实验十六分枝杆菌属及需氧性放线菌94

一、分枝杆菌属的形态及染色性观察94

二、结核杆菌的培养特性观察及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区别95

三、结核病人痰标本直接镜检96

四、诺卡菌属的特性97

实验十七需氧芽胞杆菌99

一、炭疽杆菌与枯草杆菌的形态及染色性观察100

二、炭疽杆菌与枯草杆菌的培养特性观察100

三、炭疽杆菌串珠试验100

四、蜡样杆菌食物中毒的细菌学检查101

实验十八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103

一、霍乱弧菌的鉴定103

二、副溶血弧菌的鉴定105

实验十九弯曲菌属、幽门螺杆菌、军团菌属107

一、空肠弯曲菌的鉴定107

二、幽门螺杆菌的鉴定108

三、军团菌的鉴定109

实验二十螺旋体111

一、病原性螺旋体的形态及染色性观察112

二、钩体的培养特性观察112

三、钩体的动力检查——压滴法113

四、钩体的显微镜凝集试验113

五、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114

六、伯氏螺旋体的血清学试验116

实验二十一支原体118

一、肺炎支原体形态及菌落观察119

二、肺炎支原体冷凝集试验119

三、溶脲脲原体脲酶试验120

实验二十二衣原体121

一、姬姆萨染色检查沙眼衣原体包涵体。121

二、荧光抗体法检测沙眼衣原体。122

三、ELISA法检测衣原体123

四、细胞培养分离衣原体125

实验二十三立克次体126

一、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形态观察126

二、外斐反应127

实验二十四真菌128

一、真菌的基本形态及结构观察128

二、真菌的培养特性观察130

三、真菌的药敏试验131

四、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132

五、常见深部真菌的鉴定133

第三部分病毒学实验139

实验二十五病毒形态结构观察139

一、病毒包涵体观察139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139

实验二十六病毒的分离培养技术143

一、病毒的动物接种法143

二、病毒的鸡胚接种法143

三、病毒的组织培养法146

实验二十七病毒数量与感染性的测定151

一、蚀斑试验151

二、TCID50测定152

实验二十八呼吸道病毒153

一、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153

二、ELISA夹心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原157

实验二十九肠道病毒158

一、肠道病毒的分离鉴定158

二、轮状病毒的检测159

实验三十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162

一、ELISA法检测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163

二、ELISA法检测HEV-IgG抗体164

实验三十一乙型、丙型和庚型肝炎病毒164

一、ELISA法测HBsAg165

二、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检测HBsAg166

三、PCR法检测HBV-DNA166

四、斑点杂交法检测HBV-DNA168

五、ELISA法检测HCV-IgM抗体169

六、PCR法检测HCV-RNA170

七、ELISA法检测HGV-IgG抗体172

实验三十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73

一、ELISA法检测HIV抗体筛选试验173

二、WB法检测HIV抗体确认试验174

实验三十三出血热病毒176

一、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汉坦病毒IgM177

二、ELISA法检测汉坦病毒特异性IgM178

实验三十四 疱疹病毒178

1999《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毛学政,刘水平主编 1999 湖南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