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学》求取 ⇩

前言3

绪论7

§1 铸造生产的特点及重要性7

§2 我国铸造生产发展简史8

§3 近代的铸造方法10

§4 一次砂型铸造法的分类11

第一篇 铸造工艺14

第一章 手工造型14

§1 按获得铸件轮廓的方法分类17

§2 按铸件轮廓(型腔)布置的位置分类32

§3 按浇注时铸型叠放层数分类40

第二章 型芯的制作43

§1 提高型芯刚性和强度的方法43

§2 提高型芯透气性的方法45

§4 用型芯盒造型芯46

§3 制造型芯的方法46

§5 用刮板制造型芯48

§6 型芯的安放48

§7 型芯的粘合及表面涂刷50

§8 型芯的检验及预装51

第三章 机器造型及造芯52

§1 机器造型时采用的装备及工具的特点53

§2 铸型的紧实度及其检验58

§3 在造型机,造芯机上铸型和泥芯的紧实方法59

§4 理想紧实度分布曲线及其实际意义79

§5 起模方法80

§6 根据不同的铸件及生产的成批性选择造型机械的型式82

第四章 铸型和型芯的烘干84

§1 烘干原理85

§2 烘干工艺88

§3 烘干过程的控制方法90

§4 其它烘干方法92

第五章 铸型的合箱和浇注97

§1 铸型的合箱操作97

§2 型芯的安装98

§3 型芯撑99

§4 冷铁的装置99

§5 铸型的精整100

§6 准备浇注101

§7 防止抬箱102

§8 选择浇包及其准备104

§9 浇注工艺107

§10 浇注的安全技术109

第六章 铸件的落砂及清理110

§1 铸件落砂和清理工艺及其特点110

§2 铸件在铸型中的停留时间110

§3 大型铸件的强制冷却114

§4 铸件的落砂120

§5 铸件的清理方法123

§6 铸件的表面清理124

§7 浇注系统和冒口的去除126

§8 铸件的精整127

§9 铸件的热处理129

§10 检验铸件缺陷的方法129

第七章 铸件的缺陷分析及防止方法129

§1 铸件的质量鉴定129

§2 铸件的缺陷分类130

§3 孔洞131

§4 裂纹133

§5 表面缺陷133

§6 铸件与图纸要求不符134

§8 组织与技术措施136

§9 铸件缺陷的修补及矫正136

§7 金属与技术条件不符136

第八章 模型的制造139

§1 对模型及型芯盒的要求140

§2 木材的性质及加工140

§3 木模的接合143

§4 木摸与型芯盒的制造过程及其分类145

第二篇 铸型工艺理论基础148

第九章 铸件的凝固148

§1 凝固过程148

§2 凝固时间及凝固速度的理论计算159

§3 影响凝固时间和速度的因素163

§4 铸件凝固的控制170

第十章 浇注系统187

§1 金属液体充填铸型的过程189

§2 浇注系统类型与位置的选择198

§3 浇注系统的计算204

§4 各种合金浇注系统特点213

第十一章 冒口、铸筋和冷铁224

§1 冒口的用途224

§2 冒口的种类225

§3 冒口在铸件上的位置227

§4 冒口的计算228

§5 特种冒口240

§6 冒口的有效利用248

§7 铸筋248

§8 冷铁251

第十二章 金属与铸型的相互作用259

§1 金属对铸型的热作用及其伴生现象259

§2 金属和铸型内壳间的相互的化学作用及其伴生现象268

§3 金属对铸型的机械作用及其伴生现象270

§4 包砂272

§5 粘砂276

§6 侵入气孔283

第十三章 铸件的精确度288

§1 铸件尺寸和精确度289

§2 铸件表面质量295

§3 加工余量296

第三篇 铸型工艺设计298

第十四章 铸型工艺设计规程298

§1 设计铸型工艺的先决条件298

§2 铸型工艺设计的一般要求299

§3 铸型工艺设计的工艺文件300

§4 铸造方法的选择305

第十五章 造型工艺设计307

§1 零件浇注时位置的选择307

§2 铸型分型面的选择309

§3 造型方法的选择312

§4 铸型种类的选择313

§1 决定型芯数目与形状的原则314

第十六章 型芯的工艺设计314

§2 型芯的固定316

§3 型芯制造方法的选择323

第十七章 铸件结构铸造工艺性分析324

§1 从制模及造型的观点看,对铸件设计的要求324

§2 铸件结构应尽量减少形成缺陷的倾向性326

§3 铸件壁厚328

§4 组合铸件329

第十八章 铸造工艺对模型设计的要求及铸造用具的设计330

§1 铸造收缩率的选择330

§2 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332

§3 铸制孔的尺寸336

§4 拔模斜度的确定337

§5 工艺补正量339

§6 分型负数的决定340

§7 铸造用具的设计341

1961《铸造工艺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北京钢铁学院铸工教研组,哈尔滨工业大学铸工教研组合编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铸造工艺学(1961 PDF版)
铸造工艺学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铸造工艺学  (下册)(1985年06月第1版 PDF版)
铸造工艺学 (下册)
1985年06月第1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铸造工艺学  下(1979 PDF版)
铸造工艺学 下
1979
铸造工艺学(1998 PDF版)
铸造工艺学
199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铸造工艺学(1985 PDF版)
铸造工艺学
198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铸造工艺学  上(1979 PDF版)
铸造工艺学 上
197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企业与信息(1988 PDF版)
企业与信息
1988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白居易诗文选注(1984 PDF版)
白居易诗文选注
198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铸造工艺学  下(1985 PDF版)
铸造工艺学 下
198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高级铸造工工艺学(1988 PDF版)
高级铸造工工艺学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铸造工艺学(1991 PDF版)
铸造工艺学
1991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级铸造工工艺学(1988 PDF版)
中级铸造工工艺学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铸造工艺学  上(1985 PDF版)
铸造工艺学 上
198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铸造工艺学(1974 PDF版)
铸造工艺学
1974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铸造工艺学(1986 PDF版)
铸造工艺学
1986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