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讲座》求取 ⇩

第一讲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1

一、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6

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8

第二讲 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18

一、原始社会的经济制度18

二、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21

三、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26

第三讲 商品和货币34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34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36

三、价值形式的发展38

四、货币的职能42

五、价值规律46

六、商品拜物教48

第四讲 资本和剩余价值53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53

二、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57

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59

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62

五、相对剩余价值生产65

一、工资的本质72

第五讲 工资72

二、工资的形式75

三、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80

四、工人阶级为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81

第六讲 资本积累87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87

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91

三、无产阶级贫困化94

四、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98

第七讲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104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104

二、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110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12

四、预付资本的总周转114

五、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114

六、可变资本的周转及其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116

第八讲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21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对象121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23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27

四、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131

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133

一、生产成本和利润139

第九讲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39

二、利润率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142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44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47

五、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150

第十讲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57

一、商业资本157

二、商业利润161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163

四、资本主义商业形式165

五、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168

一、借贷资本的本质和特点174

第十一讲 借贷资本和信用174

二、利息和企业利润178

三、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180

四、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184

五、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186

第十二讲 地租192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192

二、级差地租194

三、绝对地租200

四、垄断地租和土地价格204

一、国民收入的构成210

第十三讲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210

二、国民收入的创造212

三、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216

四、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17

五、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221

第十四讲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229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229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234

三、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239

第十五讲 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上)246

一、生产高度集中引起垄断的产生246

二、垄断组织的基本形式和本质249

三、银行的新作用和金融资本的形成251

四、金融寡头和垄断财团在国内的统治254

第十六讲 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下)264

一、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对外剥削和压迫的坚实基础264

二、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分割世界269

三、帝国主义列强从领土上分割世界272

第十七讲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82

一、一般垄断发展为国家垄断的必然性282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84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286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289

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局限性291

第十八讲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300

一、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停滞趋势300

二、经济危机的加深和“滞胀”困境的出现304

三、资本主义寄生性和社会危机的加深307

四、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和修正主义的产生311

第十九讲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317

一、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317

二、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320

三、资本主义总危机324

四、帝国主义的灭亡要经历一个历史时代326

第二十讲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333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333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338

三、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建立344

第二十一讲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351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351

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356

三、个体所有制经济360

四、中外合营经济和外资独营经济361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多种所有制形式362

一、社会生产目的的客观性369

第二十二讲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369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371

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问题375

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381

第二十三讲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386

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386

二、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390

三、国民经济计划的客观依据394

四、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395

第十二四讲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404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存在的原因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404

二、社会主义的商品和货币408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412

四、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416

第二十五讲 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管理421

一、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421

二、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426

三、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430

第二十六讲 社会主义生产成本和净产值436

一、社会主义生产成本436

二、社会主义净产值440

三、社会主义净产值价格444

一、社会主义资金循环不包括G-A行为452

第二十七讲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452

二、劳动报酬不参加社会主义资金循环455

三、提高固定资金的使用效果460

四、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463

第二十八讲 社会主义的社会再生产469

一、个别企业的再生产和整个社会的再生产469

二、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471

三、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475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作用480

一、社会主义商业的性质和作用485

第二十九讲 社会主义商业485

二、社会主义商业的形式489

三、社会主义市场和供求平衡491

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494

五、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费用和商业社会收入498

第三十讲 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502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502

二、按劳分配的性质505

三、两级按劳分配507

四、实现按劳分配的形式512

五、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514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生产519

第三十一讲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519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524

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使用528

第三十二讲 社会主义财政和信贷537

一、社会主义财政537

二、社会主义税收540

三、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543

四、社会主义信贷545

五、社会主义银行547

第三十三讲 社会主义农业552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552

二、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555

三、农业中的多种经营560

四、农业的现代化564

第三十四讲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568

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568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572

三、引进先进技术和利用外国资金577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581

第三十五讲 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585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585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588

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591

四、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心596

1987《政治经济学讲座》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光宇主编 198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