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求取 ⇩

绪论 人际关系心理学1

一、人际关系的科学1

前言页1

二、现代心理学的潮流3

引证1. 深层心理的探索5

引证2. 团体与人际关系研究的先驱7

引证3. 人际关系中的角色与交换8

引证4.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吗?9

第一章 社会性的发展与性格的形成14

第一编 人际关系与心理发展14

第一节 发育时期的人际关系15

第二节 发展阶段与人际关系20

引证5. 影响小孩性格形成的社会因素24

引证6. 见一次母亲的模样就会铭记不忘25

引证7. 婴儿已经认人27

引证8. 女狼孩卡玛拉29

引证9. 父母的抚育态度与孩子的性格30

引证10. 父母亲的极端养育态度对小孩的影响30

引证11. “心理一社会的”自我发展课题32

引证12. 小孩的活动方式,3岁可看到老34

引证13. 两个妻子的子孙的不同命运35

引证14. 大儿子傻、小儿子娇36

引证15. 青年的人生观37

第二章 在人际关系中学习40

第一节 学习的基本方式40

第二节 社会性学习的方法42

引证16. 男孩阿尔巴特对喜爱的小动物发怵了43

引证17. 发现糖果的速度逐渐加快44

引证18. 树立楷模的心理过程45

第三章 性格和对他人的行为47

第一节 性格类型和对他人行为的特征47

第二节 性格特性和对他人行为的特征49

引证19. 外向性性格与内向性性格51

引证20. 根据人生的目标区分性格类型52

引证21. 人所具有的主要的性格特征一览表53

引证22. 特性论和罗马时代的类型论55

第四章 人际关系中的认知58

第一节 对人认知的内容58

第二编 人际关系中的认知与情感58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归属62

第三节 社会性比较68

引证23. 对人认知的基础72

引证24. 第一印象的形成及其影响73

引证25. 第一印象的破坏74

引证26. “人皆有之”的性格理论75

引证27. 欲望和期待会歪曲对他人的认知76

引证28. 对现象的因果认知77

引证29. 能否从就业面试时的言谈话语中识别性格?78

引证30. 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属79

引证31. 什么是“客观事实”?81

引证32. 在能者面前自惭不如,在愚者面前自鸣得意82

引证33. 美人的适应性差吗?83

引证34. 怯于见人者“发怵”与人比较84

第五章 人际关系与情感86

第一节 对人好恶的情感86

第二节 对人关系与情绪91

引证35. 令人喜爱的10种最佳性格94

引证36.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95

引证37. 称赞自己则受喜欢96

引证38.“爱”在吊桥彼岸98

引证39. 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的情感99

引证40. 表情是世界的共同语言100

第六章 人际关系与态度102

第一节 态度的特性102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104

第三节 态度的变化105

引证41. 态度测定与变数的对应关系109

引证42. “催眠后暗示”导致情感与认知的变化111

引证43. “准处”集体与态度的维持112

引证44. 态度的不平衡与传播的产生113

引证45. 信息源的可靠性与态度变化114

引证46. 报酬与态度变化115

第三编 人际关系中的欲望与行动120

第七章 社会的欲望与行动的分类120

第一节 欲望与行为的各种关系120

第二节 各种欲望与默里的欲望—压力论121

第三节 社会的欲望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天获得的?122

引证47. 我们所具有的欲望一览表123

引证48. 对母亲的依赖欲望是生来就有的吗?125

引证49. 以实现自我为目标,攀登欲望的队梯126

第八章 对人行为128

第一节 援助和攻击129

第二节 求成和亲睦135

第三节 支配和服从139

第四节 协作和竞争145

第五节 造型和模仿148

第六节 欲求不满与心理矛盾151

引证50. 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援助行为之起点154

引证51. 论“恐怕会有人相助”的心理155

引证52. 攻击线索理论的实证156

引证53. 常看别人的攻击行动,自己也会产生攻击性157

引证54. 求得成功的欲望和回避失败的欲望158

引证55. 女性想要回避成功的欲望高吗?159

引证56. “棋子”和“棋手”160

引证57. 处在同一恐怖条件下的人会互相同情161

引证58. 西德集中营内的心理161

引证59. 一旦成为犯人,就得处于服从地位162

引证60. 你的马基雅弗利主义倾向怎样?164

引证61. “眼不见心不烦”165

引证62. 追求自己利益带来的共同利益关系167

引证63. 犯人利害选择结构168

引证64. 对立状态时成立的规范169

引证65. 要坚持公平原则170

引证66. 猴子的模仿171

引证67. 与他人一起工作是否可以提高实效?172

引证68. 紧急时只要能逃命,跟谁走都可以174

引证69. 稀里糊涂跟人走175

引证70. 欲求不满时的表面解决办法176

引证71. 为什么爱看已买到手的汽车的广告?178

第四编 团体中的人际关系180

第九章 团体的结构与成员的行为180

第一节 非正式团体与正式团体180

第二节 非正式团体的结构181

第三节 正式团体的结构182

引证72. 对团体内以情绪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的认识184

引证73. “课题专家”和“社会情绪专家”186

引证74. 团体传播结构的影响187

引证75. 领导者实现目标和功能和维持团体的功能188

引证76. 传播网络结构和领导行为特性189

第十章 团体的形成与团体规范191

第一节 团体的形成和团体的魅力191

第二节 团体规范的形成与维持192

引证77. 入会条件严会提高团体的魅力197

引证78. 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团体规范199

引证79. 团体规范随团体状况的变化而变化200

引证80. 团体决策过程中的障碍201

第十一章 对团体的遵从与脱离203

第一节 遵从及其心理204

第二节 是否真心遵从205

第三节 对非遵从者的压力205

第四节 保留意见——少数人的影响207

引证81. 参加遵从行为的实验207

引证82. 屈从团体压力208

引证83. 见风使舵随大流209

引证84. 遵从心理:是否是真心遵从?210

引证85. 坚持到底——少数人对团体的影响211

第一节 领导的出现213

第十二章 领导与被领导213

第二节 领导功能214

第三节 领导者与部属216

第四节 领导行为与独裁行为216

引证86. 民主型领导方式最好217

引证87. 领导效果取决于情境218

引证88. 空间配置与领导者的出现220

引证89. 危机关头的领导者221

引证90. 为什么领导者的活动较为自由?222

第一节 何谓偏见224

第十三章 偏见和成见224

第二节 偏见形成的机制225

引证91. 团体间的纠葛和偏见的产生226

引证92. “欲求不满”增强的结果227

附录:探索人际关系心理的研究方法229

1.观察法229

2.实验法230

3.询问法231

4.性格测定法232

5.投影法233

1987《人际关系心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齐藤勇著;弓海旺译 1987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好恶心理学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1988 PDF版)
好恶心理学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1988 工人出版社
心理学精选读物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 PDF版)
心理学精选读物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PDF版)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1987 PDF版)
人际关系心理学
1987
嫉妒心理学  人际关系的隐秘因素( PDF版)
嫉妒心理学 人际关系的隐秘因素
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人际关系心理学( PDF版)
人际关系心理学
智慧大学出版社
人际关系学(1990 PDF版)
人际关系学
1990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人际关系语言学(1988 PDF版)
人际关系语言学
1988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现代人际关系学(1995 PDF版)
现代人际关系学
1995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人际关系心理(1995 PDF版)
人际关系心理
1995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军队人际关系心理学(1989.03 PDF版)
军队人际关系心理学
1989.03 北京市:国防大学出版社
人际心理学(1987 PDF版)
人际心理学
198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人际关系学(1988 PDF版)
人际关系学
1988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1986 PDF版)
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
1986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人际关系(1987 PDF版)
人际关系
1987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