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源流》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人文环境1

内容提示1

1.“中国”、“华夏”和“炎黄子孙”称谓的由来2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9

3.长江与中华文明有什么关系16

4.中国辽阔版图的形成历史25

5.中国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30

6.我国各少数民族分布的历史来源36

7.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42

8.我国人口分布形成东南稠密、西北稀少54

格局的原因54

9.中国的多样地形和各地不同的经济特征60

10.中国的地质环境、矿产资源与区域开发66

11.中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77

12.中国的草原和放牧业86

13.“骨脊”与“血液”:中国的自然山水91

14.中国的植物和人工利用、开发104

15.中国的动物和人类生活119

16.中国的城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聚焦点131

17.“枕山、环水、面屏”:中国的乡村137

18.历史的百科全书:中国的古都145

第二章 政治制度156

内容提示156

19.政权和神权的合体:中国的封建皇帝157

20.“德治”与“人治”的产物:中国古代的“清官”166

21.内圣外王的追求:中国的士和文人墨客174

22.病态社会的怪胎:中国古代的太监(宦官)181

23.在“天命”和“正统”的幌子下:中国古代的世袭制度和朝代更替189

24.联系财富、荣誉和地位:中国古代的195

土地制度195

25.明尊卑和别贵贱:中国古代的礼制202

26.制造孤苦和凶残:中国古代的后妃210

制度210

27.分久必合: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和诸侯218

割据218

28.“所习非所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224

29.以皇权为转移:中国古代的检察制度232

30.行政机构的附庸: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237

31.“封驳”与“谏议”:中国古代政治中的244

“民主机制”244

32.文化专制的罪孽:中国古代的文字狱249

33.“汉唐文化”的由来:中国历史上的几次257

兴盛时期257

变法和改革运动264

34.对象和需要的畸型统一:中国历史上的264

35.“成则王,败则寇”: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272

36.艺术和智慧的折射:中国历史上的著名280

战争和战役280

第三章 科学技术288

内容提示288

37.民族的象征:中国的万里长城289

38.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贡献295

39.精耕细作: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304

40.文明的表征:中国古代的冶炼和铸造310

41.以和谐为美:中国古代的宫廷建筑317

42.以大规模工程著名的中国古代的水利建设323

43.车舆舟楫和中国古代的水陆交通330

44.质料与颜色的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和印染337

45.强调整体施治:中国古代的针灸和中医345

46.以计算见长: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353

47.注重技术制作:中国古代的物理学成就362

48.以炼丹为端倪:中国古代的化学成就368

49.阴阳合历和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374

50.重视政地联系和人地联系:中国古代的384

地理学成就384

51.私塾和学堂:中国古代的教育391

52.官刻、坊刻和私刻并举:中国古代的出版业398

5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国古代405

的史学成就405

54.以服务军事和行政为主旨:中国古代的413

邮政和通讯413

55.历史的见证:中国的文献档案421

56.讲究“招武”和“套路”:中国的武术426

57.练气和练意的功夫:中国的气功433

第四章 思想伦理440

内容提示440

59.修、齐、治、平:中国古代的政治学说441

60.重农抑商: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448

61.《孙子兵法》与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455

62.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人格理论464

63.知足常乐: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469

64.祸福相倚:中国古代的辨证思想476

65.《神灭论》和中国古代无神论485

66.“白马非马”与中国古代的逻辑理论491

67.“格物致知”与中国古代的认识理论497

68.过犹不及:中国古代的中庸思想502

69.无为而无不为:中国古代的处世哲学508

7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讲气节的中国人516

71.言必信,行必果:讲信用的中国人521

72.“君臣父子”和中国人的等级观念529

73.门阀势力和中国人的门第观念534

74.“忠孝两全”和中国人的家国观念541

75.光宗耀祖和中国人的功名思想545

76.贞节牌坊和小脚女人:中国古代的女性观552

77.乐生重生,关注现实:中国的道教561

78.进入极乐世界的廉价门票:中国的佛教568

第五章 文学艺术576

内容提示576

79.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独特文字:中国方块字577

80.共同语的地域性变体:汉语七大方言584

81.文化的代码:文言与白话590

82.透出民族性格的童年:中国古代的神话598

83.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批判:中国古代的小说605

84.“立德、立功、立言”:中国古代的散文616

85.追求意境:中国的诗歌629

86.从“通政合礼”到“抒发性情”:中国古代的音乐和民族器乐639

87.高度综合性的艺术:中国古代的戏曲647

88.情感的艺术宣泄:中国古代的舞蹈653

89.传神和写意:中国古代的绘画660

90.写实和移情:中国古代的雕塑670

91.源于佛教的综合性艺术:中国古代677

的洞窟艺术677

92.陶瓷、刺绣、漆器和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686

93.自然、人工和艺术的结晶:中国古代692

的园林艺术692

94.事物对立关系的写照:中国古代的对联702

95.活在人民口头的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歌712

96.方块字的独特艺术:中国的书法720

97.纷纭的传说:中国古代的民间文学727

98.最早的表演艺术:中国古代的杂技735

99.来自地摊、茶园里的艺术:中国古代的曲艺742

第六章 民俗风情751

内容提示751

100.龙的传人:中国的图腾752

101.“贵姓何来”:中国人的姓氏759

102.美好憧憬的寄寓:中国人的名和字767

103.体现深沉和秩序:中国人的称呼773

104.跪拜和作揖:中国人的传统交往礼节779

105.红纸包封与中国人的人情世故786

106.对知识和经验的尊重:中国人的敬老尊师792

传统792

107.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人797

的传统婚姻797

108.四世同堂:中国人的传统家庭807

109.红盖头和闹洞房:中国人的婚俗815

110:“事死如事生”:中国人的葬俗822

111.四大菜系和中国人的饮食834

112.昭名分、辨等威:中国人的传统服饰838

113.杯中魅力:中国的酒和酒文化845

114.独特的文化蕴体:中国的茶和茶风俗852

115.亲情和伦理熏陶的氛围:中国的传统节日858

及其风俗习惯858

116.图个红火和热闹:中国的烟花鞭炮866

117.易占、阴阳五行和生辰八字:中国的871

占卜算命术871

118.社会的契约:中国人的忌讳879

1993《中国文化的源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唐得阳主编 1993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龙凤文化源流(1988 PDF版)
龙凤文化源流
1988 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中国文学源流( PDF版)
中国文学源流
中国文化新论  根源篇  永恒的巨流(1991 PDF版)
中国文化新论 根源篇 永恒的巨流
1991
ヨーロッパ文化の源流(1984.11 PDF版)
ヨーロッパ文化の源流
1984.11 有斐閣
先齐文化源流(1997 PDF版)
先齐文化源流
1997 济南:齐鲁书社
潮汕文化源流(1997 PDF版)
潮汕文化源流
1997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988 PDF版)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1988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南方民族文化源流史(1991 PDF版)
中国南方民族文化源流史
1991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新文化的源流与趋向(1994 PDF版)
新文化的源流与趋向
1994 长沙:湖南出版社
中国新散文源流(1990 PDF版)
中国新散文源流
1990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1997 PDF版)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
199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文化源流手册(1990 PDF版)
中国文化源流手册
1990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中国文化新论  根源篇  永恒的巨流(1991 PDF版)
中国文化新论 根源篇 永恒的巨流
1991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文化源(1991 PDF版)
中国文化源
1991 上海:百家出版社
中国文化的清流(1991 PDF版)
中国文化的清流
199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