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源流》求取 ⇩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从神话到科学16

一、羲和18

二、常羲—常仪—嫦娥24

三、重黎26

四、阏伯与实沈29

五、共工31

六、盘古与浑沌34

七、夸父、后羿及其他38

八、简短的结论39

第二章 观象授时41

一、从观察物候说起42

二、日月运行的观测47

三、早期的恒星观测52

四、两种观象授时系统57

五、两套历法系统64

六、简短的结论71

第三章 二十八宿研究73

一、有关二十八宿的几个问题74

二、二十八宿划分的依据83

三、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和发展91

四、二十八宿与我国古代的天文学思想102

五、两点补充107

第四章 十二辰与十二次109

一、辰和次、及其派生物——十二岁名110

二、右旋?左旋?116

三、十二支的诞生120

四、十二辰和作为天球分区的十二次132

五、十二次和岁星纪年138

六、十二官又如何?140

第五章 “土圭之法”与“璇玑玉衡”142

一、“表”143

二、“土圭”148

三、“土圭之法”产生年代的一个推测153

四、“土圭之法”的发展157

五、“璇玑玉衡”问题161

六、北极璇玑四游与恒星中天165

七、仪器和星象的辩证统一169

第六章 天体物理思想的萌芽172

一、陨石的启示174

二、“日譬犹火,月譬犹水”178

三、恒星是气体形成的183

四、星际空间不空的思想187

五、认识论上的价值192

第七章 宇宙结构体系194

一、两种宇宙模型195

二、浑天说的宇宙图式199

三、从天圆地方说到浑天说203

四、球形大地的阐明208

五、浑天说优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球中心说214

六、浑、盖之争与浑、盖合一219

七、浑天说成为我国古代正统的天文学体系223

第八章 宇宙无限观226

一、“宇宙”是什么?227

二、三种宇宙无限理论229

三、平天说——盖天说的变种234

四、宣夜说的历史地位237

五、“天外有天”的宇宙无限观244

六、古代宇宙无限观和现代宇宙学249

第九章 自然哲学与天文学254

一、阴阳——最基本的对立统一范畴255

二、四时—四方260

三、五行266

四、八卦和六十四卦272

五、“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277

结束语283

1979《中国天文学源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郑文光著 1979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1979 PDF版)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1979 北京:中华书局
中国文学源流( PDF版)
中国文学源流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1979 PDF版)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1979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1979 PDF版)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1979
中国医学源流论( PDF版)
中国医学源流论
中国文学源流纂要( PDF版)
中国文学源流纂要
培正中学国文科
中国医学源流论( PDF版)
中国医学源流论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988 PDF版)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1988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新散文源流(1990 PDF版)
中国新散文源流
1990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中国比较文学源流(1998 PDF版)
中国比较文学源流
1998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中国地名学源流(1999 PDF版)
中国地名学源流
1999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化源流手册(1990 PDF版)
中国文化源流手册
1990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中印文学关系源流(1987 PDF版)
中印文学关系源流
1987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995 PDF版)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1995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的源流(1993 PDF版)
中国文化的源流
1993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