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大意》求取 ⇩

第一编总论1

第一章欲望1

第一节 欲望与社会现象1

第二节 欲望之种类与进化1

第三节 经济的欲望3

第二章4

第一节 财之意义4

第二节 财之种类4

第三节 经济财6

第三章经济行为10

第一节 经济行为之意义10

第二节 经济行为与经济主义10

第四章经济11

第一节 经济之意义11

第二节 经济之种类12

第五章经济之发达14

第一节 经济发达之顺序14

第二节 自给经济时代14

第三节 交通经济时代15

第四节 都府经济时代15

第五节 国民经济时代16

第六节 国民经济发达之条件17

第六章天然17

第一节 天然之意义17

第二节 天然与国民经济18

第三节 天然与人力20

第七章人口22

第一节 人口与国民经济22

第二节 各国之人口22

第三节 各国人口之增减23

第四节 马尔达之人口论23

第五节 马尔达人口论之批评24

第八章国家26

第一节 国家与国民经济26

第二节 私有财产制与自由竞争制27

第三节 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28

第四节 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之批评28

第五节 现今社会组织之改良29

第二编生产论31

第九章生产31

第一节 生产之意义31

第二节 生产与自然价值之增加32

第三节 生产之种类33

第四节 生产之要素34

第十章土地35

第一节 土地之生产力35

第二节 土地生产力之增加36

第三节 土地报酬渐减之法则36

第四节 土地报酬渐减之时期37

第十一章劳力39

第一节 劳动之意义39

第二节 劳动之二要素39

第三节 劳动差异之原因40

第四节 劳动之种类42

第五节 劳动者与劳动问题43

第六节 协力与分业43

第七节 分业之利益45

第八节 分业之弊害46

第九节 分业之程度47

第十节 分业之种类48

第十二章资本50

第一节 资本之意义50

第二节 资本构成之原因50

第三节 资本之种类51

第四节 机械之使用52

第五节 机械使用之利害52

第六节 机械使用之条件53

第十三章企业54

第一节 企业与生产要素54

第二节 企业之意义与发达54

第三节 企业之种类55

第四节 大企业与小企业56

第五节 大企业与小企业之优劣56

第六节 公企业与私企业57

第七节 个人企业与共同企业58

第八节 个人企业共同企业之优劣58

第九节 共同企业之种类60

第十节 产业公会之种类61

第十一节 产业公会之目的64

第十二节 公司之种类64

第十三节 公司之优劣66

第十四节 卡德儿与托辣斯70

第十五节 卡德儿与托辣斯之优劣72

第十六节 卡德儿与托辣斯之起原及其弊害73

第三编交易伦74

第十四章交易74

第一节 交易之意义74

第二节 交易之发生75

第三节 交易之发达77

第四节 交易与价值78

第十五章价值78

第一节 效用与价值78

第二节 欲望与价值80

第三节 价值之种类81

第十六章价格82

第一节 价格之意义82

第二节 货币与价格82

第三节 价格决定之方法83

第四节 价格循环之法则87

第十七章货币89

第一节 实物交换经济89

第二节 实物交换之不便90

第三节 货币之发生90

第四节 古代货币与近世货币91

第五节 货币之职务91

第六节 货币之材料92

第七节 铸货与造货主权94

第八节 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94

第九节 通货与法货96

第十节 本位货与补助货96

第十一节 本位制度99

第十二节 格理森之法则100

第十三节 跛行本位制度102

第十八章纸币104

第一节 硬货与软货104

第二节 纸币之效用104

第三节 纸币之种类104

第四节 单一银行发行法与多数银行发行法108

第五节 兑换准备110

第六节 各国兑换券发行制度111

第七节日本兑换券发行制度113

第十九章信用115

第一节 信用之意义115

第二节 信用之种类116

第三节 信用机关117

第四节 信用之利益119

第五节 信用之弊害121

第四编分配论124

第二十章分配124

第一节 分酩之意义124

第二节 分配之种类124

第三节 所得与分酩125

第四节 财产所得与勤劳所得126

第二十一章地租128

第一节 地租之意义128

第二节 理嘉图之地租说129

第三节 关于地租之三大事实131

第二十二章庸银132

第一节 庸银之意义132

第二节 庸银之种类133

第三节 时计庸银与物计庸银134

第四节 赏与金法136

第五节 利益分配法137

第六节 滑尺庸银法138

第七节 庸银决定之方法140

第八节 庸银基金说141

第九节 庸银基金说之批评142

第十节 理嘉图之庸银法则143

第十一节 理嘉图庸银法则之批评145

第十二节 劳动契约之不自由145

第十三节 劳动问题解决法146

第二十三章利息147

第一节 利息之意义147

第二节 利息之起因148

第三节 利息之高低149

第四节 利息之渐减150

第二十四章利润151

第一节 利润之意义151

第二节 企业所得与企业利润152

第三节 利润之大小153

第五编消费155

第二十五章消费论155

第一节 消费之意义155

第二节 自然的消费与经济的消费155

第三节 生产的消费与不生产的消费155

第四节 生产与消费156

第二十六章恐慌157

第一节 生产分量与消费分量157

第二节 恐慌之原因158

第三节 恐慌之意义与种类160

第四节 恐慌之循环162

第五节 恐慌之豫防与救济163

1928《经济学大意》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津村秀松著;彭耕译 1928 群益书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