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求取 ⇩

第一章引论1

第一节经济学的传统研究思路需要更新1

1.1.1 “经济学”概念的由来1

1.1.2 经济学的传统研究主题2

1.1.3 经济学的传统研究思路需要更新4

1.1.4 经济学研究需要和自然科学相结合6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涵义7

1.2.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7

1.2.2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10

1.2.3 可持续发展运行的基本内容与要求13

1.2.4 持续圈与行为圈18

1.2.5 技术解决方法与非技术解决方法20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传统发展理论21

1.3.1 “进步就是发展”的观念21

1.3.2 “增长”与“发展”的分野23

1.3.3 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24

1.3.4 其他社会科学在发展观上的新变化26

1.3.5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传统发展理论的关系30

第四节我国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31

1.4.1 可持续发展运行从理论走向实践31

1.4.2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33

1.4.3 我国积极进行可持续发展运行的意义36

第二章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运行的基本前提分析38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38

2.1.1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历史之必然38

2.1.2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运行的有效保证41

2.1.3 国外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43

第二节市场经济体制45

2.2.1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45

2.2.2 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现阶段必须建立的最有效的经济体制46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48

2.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涵义及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运行的意义50

第三节有效的调控机制55

2.3.1 在可持续发展运行方面的市场失效55

2.3.2 用有效的调控机制来对付市场失效57

2.3.3 宏观调控运行的有效手段61

第四节稳定的社会局面65

2.4.1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65

2.4.2 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条件下引发社会动荡的因素66

2.4.3 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维护社会稳定68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运行的一般经济均衡70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运行的社会再生产均衡70

3.1.1 分析社会再生产均衡的理论基础70

3.1.2 对社会再生产均衡的基本分析77

3.1.3 对社会再生产均衡的进一步分析82

3.1.4 对社会再生产均衡的再进一步分析85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运行的经济结构均衡89

3.2.1 可持续发展运行的四大产业结构89

3.2.2 可持续发展运行的产业结构优化发展95

3.2.3 可持续发展运行的产业政策行为97

第四章可持续发展运行的人口均衡100

第一节衡量人口均衡的一般理论基础100

4.1.1 人口均衡问题的提出100

4.1.2 人口均衡所要求的新社会再生产类型观108

4.1.3 新的社会再生产类型观之进一步分析114

第二节人口均衡的持续圈与行为圈118

4.2.1 我国人口运动的特征118

4.2.2 控制人口数量是优化人口均衡的前提124

4.2.3 人口素质的提高与人口结构的改善128

第五章可持续发展运行的资源均衡132

第一节资源与资源均衡132

5.1.1 资源与资源均衡的定义132

5.1.2 自然资源的分类135

5.1.3 自然资源的特征137

第二节资源均衡的持续圈与行为圈138

5.2.1 我国的国土自然资源概况138

5.2.2 开发利用我国国土自然资源的基本原则142

5.2.3 对国土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145

5.2.4 对国土草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146

5.2.5 对国土淡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148

5.2.6 对国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150

5.2.7 对国土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152

第六章可持续发展运行的生态均衡155

第一节生态与生态均衡155

6.1.1 生态与生态均衡的含义155

6.1.2 生态系统中的环境问题157

6.1.3 环境污染损失的计量159

第二节生态均衡的持续圈与行为圈161

6.2.1 当代世界的生态状况及生态保护161

6.2.2 我国的生态问题165

6.2.3 我国保持生态均衡的方法169

第七章走向可持续发展运行的创新与机制175

第一节走向可持续发展运行的创新要求175

7.1.1 走向可持续发展运行的技术创新175

7.1.2 走向可持续发展运行的金融创新179

7.1.3 走向可持续发展运行的信息创新182

第二节走向可持续发展运行的机制要求186

7.2.1 造就一种实事求是的社会氛围186

7.2.2 从人治管理走向法治管理189

7.2.3 促进经济政治体制的不断革新与适应192

7.2.4 倡导积极、健康的文化价值观念194

参考文献197

1996《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贾华强编著 1996 北京:知识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1998 PDF版)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1998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PDF版)
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1999 PDF版)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1999
可持续发展论(1997年03月第1版 PDF版)
可持续发展论
1997年03月第1版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可持续发展理论( PDF版)
可持续发展理论
北京:红旗出版社
湖南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论坛  下(1997 PDF版)
湖南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论坛 下
1997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1999 PDF版)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1999 北京:改革出版社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1997 PDF版)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1997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西部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97 PDF版)
西部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97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湖南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论坛  上(1997 PDF版)
湖南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论坛 上
1997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经济与可持续发展(1998 PDF版)
中国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1998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初中物理教案·初中物理教案:二年级(1999 PDF版)
初中物理教案·初中物理教案:二年级
1999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可持续发展概论(1999 PDF版)
可持续发展概论
1999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持续发展导论(1994 PDF版)
持续发展导论
1994 科学出版计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1999 PDF版)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999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